巴西東邊的巨型白蟻丘群( 圖:Supplied)

巴西費拉迪聖安娜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Feira de Santana)生物學家羅伊·福克博士(Roy Funch),在巴西東方的乾燥土壤地區發現了數量壯觀的白蟻丘群。每個白蟻丘的大小約為 9 公尺寬,4 公尺深。以衛星照片分析後,估計此地區有近 2 億個此規模的白蟻丘,彼此以不尋常的規則蜂巢狀每 18 公尺排列著。其分佈面積約為 23 萬平方公里,約為六個台灣大小。

白蟻丘

福克博士在 30 年前以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志工身份前來巴西時,便發現這些白蟻丘群的存在。這些在乾燥地區發現的白蟻丘被稱為「murundus」,與一般發現於土壤較濕潤的白蟻丘不同,當時科學家未對這種白蟻丘進行深入的研究。隨著當地農夫為發展更大面積的放牧農地,而清除大部分地表的植物後,福克博士才能用衛星照片直接觀測這些白蟻丘群的分佈。

白蟻丘成規則狀排列(圖:Current Biology)

蟻丘由同一群白蟻築成

這些白蟻丘被認為是由當地的白蟻「Syntermes dirus」築成。一般的白蟻丘內部具有廣大的巢穴,並以煙囪狀的管道通向地表以利通風。但 Syntermes dirus 的白蟻丘沒有巢穴及煙囪管道,福克博士將白蟻丘切開,並以光纖進行探索後發現,這些蟻丘僅是 Syntermes dirus 在挖掘巢穴時,將廢棄的土壤往外運送而形成的。這些蟻丘的總體積約為十立方公里,相當於四千座埃及古夫金字塔。

此外,福克博士原本認為這些白蟻丘是由不同的群落築成的,但當他將不同蟻丘內的白蟻放在一起時,發現不會出現彼此競爭的行為,因此推斷整個蟻丘群為同一群白蟻所構成。福克博士推斷 Syntermes dirus 居住於乾燥的環境中,為了能夠確保食物的來源,這些白蟻不斷擴大巢穴規模,以覆蓋整個區域。而在過程中為有效的建立內部通道,而製造了大量的廢棄白蟻丘。

上千年歷史

研究團隊成員,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的土壤學家保羅·漢森博士(Paul Hanson),以特殊的技術測量土壤最後一次照到日光的時間,推論出其採集的 11 個蟻丘中,最年輕的約為 690 年前築成;而最古老的已有 3,820 年的歷史,而這僅僅是 11 個樣本的結果。

福克博士推論整個蟻丘群的歷史應更為久遠。但仍須進一步研究,才能瞭解這些蟻丘群究竟是在其興建者死亡後一直存留至今,或是一代接著一代的白蟻不斷建造出來的。

 

參考資料:

  1. Yong, E. (2018, November 19). For 4,000 Years, Termites Have Been Building Something Incredible in Brazil. Theatlantic
  2. Martin, S. et al., (2018, November 19). A vast 4,000-year-old spatial pattern of termite mounds. Current Biology. DOI:10.1016/j.cub.2018.09.061
You May Also Like

NASA計劃在2024年登陸月球,探索神秘的「漩渦」

IM0-3任務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正向月球表面發送一個航天器以探索「月球上最獨特和神秘的…

網友在自家後院架設太陽望遠鏡拍出從未拍攝過的太陽細節

家後院的太陽望遠鏡拍攝的太陽細節 美國Reddit論壇上最近瘋傳一張照片,一個名為thevastre…

科學家在實驗創造出半人半猴的胚胎!生物倫理學家紛紛感到擔心

創造出了半人半猴 科學家近日宣佈,他們通過將人類幹細胞注射到獼猴胚胎的方法,成功創造出了半人半猴的混…

科學家解開人類基因的「開關密碼」

在二月份的《基因與發育》期刊中,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生物學家聲稱解開了人類基因轉錄的 DNA 序列…

暗能量其實並不存在?用暗物質就可以支撐整個宇宙膨脹理論

宇宙中約68%由暗能量組成 許多物理學家都知道暗能量是一種我們難以捉摸的能量,它也是驅使宇宙不斷膨脹…

中國核融合反應器「人造太陽」2020 年啟用,將突破攝氏 2 億度高溫

中國製造的核融合反應器「人造太陽」,將於 2020 年啟用。研究人員表示,此設備將能達到攝氏 2 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