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科學

透過今天的新聞 窺探明日的世界

明日科學
  • 神秘宇宙
  • 科技前瞻
  • 醫學健典
  • 永續環境
  • 動物百態
  • 行為解碼
  • 世界綜合
  • 專家專欄
    • 傲嬌3C宅專欄
    • 摩斯密碼專欄
    • 獸誌揭秘
    • 林克威專欄
    • 蔡幸紋律師專欄
    • 電商原來是醬
    • 職業開箱
    •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專欄
  • 明日專題
    • 懶人補丁
    • 謠破迷思
    • 氣候暖化
    • 夏日特輯
    • 中元不奇異
    • 多元平等
    • 藝術文創
  • 神秘宇宙
  • 科技前瞻
  • 醫學健典
  • 永續環境
  • 動物百態
  • 行為解碼
  • 世界綜合
  • 專家專欄
    • 傲嬌3C宅專欄
    • 摩斯密碼專欄
    • 獸誌揭秘
    • 林克威專欄
    • 蔡幸紋律師專欄
    • 電商原來是醬
    • 職業開箱
    •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專欄
  • 明日專題
    • 懶人補丁
    • 謠破迷思
    • 氣候暖化
    • 夏日特輯
    • 中元不奇異
    • 多元平等
    • 藝術文創
  • 神秘宇宙

    新發現!天堂鳥的超黑羽毛能吸收 99.95% 光線

    2022-05-23 /

    人類女性普遍比較愛美,不過在動物界中雄性普遍比雌性更引人注目,尤其是鳥類,最明顯的例子是孔雀。 超黑羽毛 某些天堂鳥有著絢麗多彩的羽毛,這種鳥類身上的純黑色羽毛,是大自然提供最黑的黑色,使得身上其他顏色的羽毛看起來像在發...

    閱讀全文
    Andy Cheng

    你也可能喜歡

    若改變貓咪的飲食將會拯救數以百計的野生動物及鳥類

    2021-02-26

    為何動物在冬眠時大腦雖處在缺氧狀態卻還能維持機能?

    2021-06-03

    宇宙巴克球可能是神秘紅外線的來源

    2022-08-03
  • 神秘宇宙

    實驗室裡被搔癢的老鼠會發出類似於人類的笑聲

    2021-07-06 /

    動物會記得過去還會思考未來 幾乎所有人類的周圍都有動物的存在,且事實上這些動物往往要比人類想像的聰明,動物的活動並不僅僅局限於其本能,動物們的生活比人類想像的要豐富的多,它們不僅記得過去,甚至還會思考未來。關於動物的思想...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生物學家解出鴨嘴獸的完整基因組序列,而這些基因部份源自鳥類、爬蟲類及哺乳類

    2021-01-10

    科學家在化石中發現超新星爆炸的痕跡

    2017-07-28

    科學家找到測量黑洞的新方法!有助於發現難以捉摸的黑洞

    2021-08-27
  • 永續環境

    生物多樣性已消失!地球喪失了維持複雜生物機制的能力

    2021-05-01 /

    科學家:「未來非常不樂觀」 根據今年在《保護科學前沿》上發表的一篇觀點文章向世界人民警告:「我們的未來非常的不樂觀且非常可怕。」全球氣候變化以及人為導致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情況所構成的巨大威脅可能比我們所理解的更為嚴重,生物...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世界首個太陽能水力發電混合發電廠開始運作

    2017-07-28

    一名女子距離一頭決定衝向她的大熊只有幾米遠,幸好大熊只是想嚇唬她

    2021-05-29

    菌菇蓋房不是夢!探索永續建材:從重置材料到樂高般的菌絲體

    2023-07-19
  • 神秘宇宙

    為何卵細胞會比精子細胞大一萬倍?科學家揭露生物學與物理學完美的結合過程!

    2021-03-18 /

    卵細胞比精子細胞大一萬倍 卵細胞是大多數生物產生的最大的細胞,以人類來說,卵細胞比典型的身體細胞大了好幾倍甚至比精子細胞大一萬倍左右。卵細胞(或卵母細胞)之所以如此之大,是有原因的:它們需要累積足夠的營養來支持受精後不斷...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航海家二號進入日球層頂,偵測到攝氏 49,000 度的電漿層

    2019-12-09

    研究發現:一種小魚或具有自我認知能力

    2018-09-11

    對抗腫瘤新療法!提高癌症免疫治療的有效性

    2021-11-30
  • 永續環境

    生物學家打算改變樹木的基因來對抗溫室效應

    2021-01-01 /

    平均每秒失去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 目前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中有10%以上可歸因於大量的森林砍伐,大家都知道樹木非常善於儲存二氧化碳,它們約有50%的乾比重(樹木中的水約佔65%)是由碳製成,倘若它們被砍伐時...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研究發現除草劑會使細菌產生抗生素抗藥性

    2018-10-23

    空氣汙染可損害智力,影響相當於少受一年教育

    2018-10-02

    呼風喚雨?中國投資 1.68 億美元控制天氣

    2017-02-18
  • 神秘宇宙

    有24顆系外行星比地球更適合孕育出複雜的新生命

    2020-10-06 /

    地球在適合居住條件下只處於第25名 在我們對於宇宙的認知上可能都認為地球上的環境非常適合維持生命,但是不代表整個宇宙當中只有地球一顆星球適合人類生存。 如果以可居住性方面來分析,根據《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一舉兩得!科學家開發出可同時發電和淨水的太陽能裝置

    2019-07-23

    德國科學家在實驗室製造出能自我複製的體外生物系統

    2020-03-10

    蜜蜂能理解數字符號與數量的關聯

    2019-06-26
  • 神秘宇宙

    烏鴉具有自我意識,牠們與人類一樣會進行思考

    2020-09-30 /

    鳥類在各方面都展示了意識的演化 鳥類在行為上、神經生理上、神經結構上其實都展示了意識的平行演化,例如從非洲灰鸚鵡可觀察到接近人類水平的意識。有一項研究發現了哺乳類和鳥類的情緒網絡及微型認知迴路似乎比以前所想的更為同源,某...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動物實驗揭示,自閉症基因突變造成大腦神經元之間聯繫過多

    2017-12-24
    核廢料鑽石電池

    科學家以核廢料製造鑽石電池,能持續供電一萬年

    2016-11-30

    我們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人類首次看到黑洞背後的光!

    2021-08-04
  • 神秘宇宙

    巴西發現近四千年的巨型白蟻丘群,面積約為六個台灣大小

    2018-11-27 /

    巴西費拉迪聖安娜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Feira de Santana)生物學家羅伊·福克博士(Roy Funch),在巴西東方的乾燥土壤地區發現了數量壯觀的白蟻丘群。每個白蟻丘的大小約為 9...

    閱讀全文
    Kyle

    你也可能喜歡

    中國製造出兩台百億億次級運算的超級計算機!

    2021-11-28

    土星衛星「泰坦」上找到乾涸的河床

    2020-07-30

    幹細胞療法不肖業者氾濫!民眾治療後甚至失明?

    2021-11-29
  • 無分類

    科學家研究使用鯊魚和駱駝血液的特殊抗體對抗疾病

    2018-05-30 /

    過去十年,馬里蘭大學醫學院(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研究人員海倫·杜莉(Helen Dooley)博士一直致力研究鯊魚、駱馬和駱駝血液的價值。科學家發現,這些動物的血液含有抗體分子,可以識...

    閱讀全文
    Andy Cheng

    你也可能喜歡

    一項歐洲研究發現,過半癌症新藥並未提高患者存活率或健康

    2017-10-19

    英國兩名嬰兒接受免疫細胞基因治療,治癒白血病

    2017-01-28

    哈佛研究:飯前進食味精有助於健康飲食

    2018-07-24
  • 神秘宇宙

    科學家經由 RNA 注入,實現海蝸牛間的「記憶移植」

    2018-05-28 /

    科學可能永遠無法知道加州海兔(Aplysia californica,一種雌雄同體海蝸牛)在太平洋海岸淺潮汐池中嚼食海藻時的難忘回憶。不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聲稱在軟體動物記憶方面取得了進展,成功經由快速注入,將簡...

    閱讀全文
    Andy Cheng

    你也可能喜歡

    太空人該如何在登上月球之後去除身上惱人的灰塵呢?

    2020-09-21

    新觀測技術協助科學家研究 6.5 光年外棕矮星的大氣層

    2020-06-08

    多久沒放颱風假了?暖化促使颱風變少、變強

    2023-07-25
 較舊的文章

精選文章

  • 10月天文盛事:台灣上空的火環日蝕與獵人滿月之夜
    • 湯姆·漢克斯警告AI假象:我不賣牙科保險!
      • 202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COVID-19 mRNA疫苗的關鍵發現
        • 印度月球探測器「一睡不醒」 太陽探測器Aditya-L1則順利脫離引力 朝太陽系中心前進
          • 全球暖化揭露古代秘密:冰川考古學家發現古文物和遺骸

            Follow Us

            Facebook Likes
            Twitter Followers
            Instagram Followers
            YouTube Subscribers
            Tomorrow Science ©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與贊助
            • 明日作者群
            • 工作機會
            • 隱私權聲明
            • 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