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樣本大約長 3.7 cm(圖:Ryan McKeller)

根據一個昨日發表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中的報告,一班科學家最近竟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一條幾乎完好無缺的恐龍尾巴。

科學家推斷,這尾巴的主人應該隸屬虛骨龍科,是暴龍及似鳥龍的近親,也是現代鳥類的遠房親戚。但這琥珀最珍貴的地方,在於它裡面封存著 9900 萬年前的骨頭、軟組織及羽毛。

雖然過去科學家曾在琥珀中發現恐龍時期的羽毛,亦曾經在化石中找到帶羽毛恐龍存在的證據,但這是科學家首次獲得恐龍羽毛的立體樣本,有望能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羽毛的進化過程。

古生物學家麥克拉教授(Ryan McKellar)表示,他把樣本放在手中的時候,感覺就如接觸一隻活生生的恐龍:「當我收到這個樣本時,感覺非常震撼。」

科學家以顯微鏡觀察恐龍羽毛(圖:Ryan McKeller)

羽毛的謎團

透過顯微鏡進一步觀察,麥克拉發現了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這羽毛的結構非常奇特。」

他解釋,現代鳥類羽毛的中央,是一條稱為羽軸(rachis)的軸心,然後在羽軸的左右兩方,能找到羽小枝和羽小枝上的羽小鉤。但琥珀樣本中的羽毛,卻只有羽小枝及羽小鉤,而並沒有羽軸的蹤影。

根據這發現,科學家估計羽小枝及羽小鉤應該比羽軸更早進化出現,而由於羽軸是幫助鳥類飛行的工具之一,所以這發現代表恐龍的羽毛只是用來調節體溫、作保護色或視覺訊號用途,而並非用以飛行。

(圖:Ryan McKeller)

複製恐龍?

看過《侏羅紀公園》的讀者看到琥珀和恐龍四個字,相信也好奇這個樣本是否足夠讓科學家複製一隻活生生的恐龍。

但麥克拉勸喻讀者不要太過期待複製恐龍出現。他解釋,近年研究發現恐龍 DNA 根本無法從恐龍時代存活到現代。以 DNA 521 年的半衰期計算,大約在 700 萬年內,生物的 DNA 便會完全消失。而由於這個琥珀樣本來自 9900 萬年前的白堊紀,相信 DNA 經已完全報銷。

麥克拉亦指出,琥珀內存在各種各樣的泥石及昆蟲,所以即使能成功抽取 DNA 樣本,這 DNA 也很大可能屬於另一種生物,甚至屬於分泌樹汁的大樹。他笑說,未來的科學家如果在萬眾期待之下複製出一棵 9900 萬年前的大樹,情況必定非常有趣。

 

參考資料:

  1. Lida Xing et al., A Feathered Dinosaur Tail with Primitive Plumage Trapped in Mid-Cretaceous Amber, Current Biology, 2016
You May Also Like

新冠疫情使全球碳排量大減17%

新冠肺炎衝擊了文明與生態的天平。除了愜意上街的野豬和山羊、空拍機鏡頭下澄澈見底的運河,你我吸入的空氣…

科學家:人類正加速動植物進化過程,產生新物種

西部黑犀牛、比利牛斯山羊和爪哇虎,都是近 50 年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動物。不過一份研究顯示,人類在導…

等到黑矮星完成爆炸,宇宙將回歸原點

在宇宙冷卻以及死亡之後,恆星將繼續爆炸,一位科學家決心深入了解這個問題,尋找最後一個將要出現的超新星…

人類將首次探訪五大洋的深海海溝,其危險程度如同登陸月球

人類已登陸月球,但在五大洋的最深處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約 11 公里深…

美國新創公司展示實驗室培養的人造海鮮料理

美國一家新創公司 BlueNalu 日前展示了多種以人造鰤魚(yellowtail)為食材的料理。B…

自我修補布料:告別縫補衣服的日子

世上每一個發明都是從一個簡單的理念開始,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