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NASA)

說起天文學研究,大家聯想到的應該會是天文望遠鏡、恆星和其他與星體有關的事情。但最近一班德國科學家卻在化石中找到超新星爆炸的痕跡,為二百萬年前的一次物種大滅絕提供了新的線索。

 

磁性化石

化石,就像一個時間膠囊,將過往所發生的事情全保存下來,為科學家提供一個途徑去閱讀地球的歷史。

相信很多人都難以將化石研究和宇宙歷史聯想在一起。但最近一班德國科學家在太平洋沈積物中,卻發現到有某些岩芯樣本中蘊含磁性化石 (magnetofossils)。在化石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帶有輕微放射性的的鐵質:鐵-60 同位素。鐵-60 通常會在超新星爆炸時大量產生,而它在自然界中並不常見,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化石中所含的鐵-60 ,很有可能與當時的超新星爆炸有關。

科學家在化石中找到鐵-60 元素的痕跡,相信是由超新星爆炸引起(圖: Marianne Hanzlik)

遠古的爆炸

這超新星爆炸,相信是發生在離地球 325 光年遠的地方,大約發生在二百萬年前。

科學家解釋,每次超新星大爆炸都會產生大量的鐵-60,大概是太陽質量的五至十倍。而由其他自然途徑所產生的鐵-60 含量,最多只會有太陽質量的十分之一,因此科學家認為這次鐵-60 的發現是源自於超新星爆炸。

物種滅絕

該超新星的活動時間非常有趣。這次被發現的鐵-60,最早出現在二百六十萬至二百八十萬年前的樣本,鐵元素和輻射衝擊地球的情況持續近八十萬年之久。這正正符合了上新世 (Pliocene) 物種滅絕的時間,當時大西洋有近 70% 的熱帶軟體動物滅絕,情況嚴重。

究竟當時的物種滅絕是否由超新星爆炸引致?抑或只是一場巧合?我們仍有待科學家進一步的研究去解開這個迷團。

 

資料來源:

  1. Ludwig, P., Bishop, S., Egli, R., Chernenko, V., Deneva, B., Faestermann, T., . . . Rugel, G. (2016). Time-resolved 2-million-year-old supernova activity discovered in Earth’s microfossil recor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13(33), 9232-9237. doi:10.1073/pnas.1601040113
  2. Choi, C. Q. (2016). Supernova Ashes Found in Fossils Hint at Extinction Event. Space.com
You May Also Like

廣義相對論中的一個核心原則,正通過其目前為止最為嚴格的測試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的核心原則正通過其最嚴格的測試。 弱等效原理 藉由使用一個特別設計的衛星,一個…

科學家發現兩條影響線蟲壽命的生物路徑,讓線蟲壽命延長五倍

秀麗隱桿線蟲(C. elegans worm)的平均壽命通常只有三到四週。但一項研究找到了一種方法能…

科學家:我們可透過基因組複製恐龍及尼安德塔人

上月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聲稱,將會在兩年內復活長毛象,引來科學界大量討論。而最近,在接受網上採訪時,紐約…

天文學家在太空中發現了史無前例的磁場

在遙遠的銀河系,距離地球大約 22,000 光年的地方,有一顆星星,與其他的星體不同,其磁力超過了天…

NASA 即將探索一顆能導致全球經濟崩潰的小行星

最近,NASA 宣布了兩項新計劃,Lucy 和 Psyche,探索一顆富含礦物質,價值足以令全球經濟…

美新創公司開發出「金屬物」鑽入人體進行大腦腫瘤治療

微小的金屬鑽注入人類的身體 一家名為Bionaut Labs的新創公司提出了與過去不同的計畫來對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