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可能比我們以為的更高
地球的地貌會因為一些物理或是化學上的變化而改變,因此從前發生小行星撞擊事件時,留下來的證據可能會隨著時間變得不這麼完整。但是以前這些小行星撞擊留在地球上的證據,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預測可能發生的下一次撞擊事件。
事實上,NASA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首席科學家 James Garvin 認為,我們可能一直錯誤解讀了過去百萬年內發生的一些嚴重的小行星撞擊痕跡。
如果他是對的,那麼地球被小行星擊中的機率可能比目前的預估還要高。
正如 Garvin 在最近的月球與行星科學大會(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上的演講中所指出的:「雖然看起來不可能,但一切都正在發生!」
最著名的隕石撞擊事件——巨型小行星大約 6600 萬年前在今天的猶加敦半島(Yucatan peninsula)附近的地殼上打出一個洞,造成恐龍滅絕——小行星的撞擊很容易就能威脅到地球上無數的生命生存。
還有一個 10 公里寬的龐然大物,大約在 1 億年前襲擊了我們的星球。
此外,有一些小行星的體積雖然比較小,但仍然可以透過撞擊的影響震動產生許多塵埃,給地球蒙上一層陰影,並可能因此導致多年的飢荒。根據科學家的估計,平均每 60 萬年,或多或少就會有直徑一公里左右的小行星衝擊地球表面,產生熱浪和塵埃的災害。
當然,這類事件是沒有明確時間表的,而且這些估計的成功和失敗都取決於我們用來進行預測的數據。
雖然我們可以透過望遠鏡與其他精密儀器探索宇宙,尋找可能會對我們產生重大影響的小星星軌跡,但是地質紀錄就像是一個回到過去記錄實際隕石撞擊痕跡的錄影帶。
不幸的是,當我們越往前追溯,這個紀錄就越難判讀,這是由於地球的風、水和地殼活動在地表不斷磨損,因此即使是更近期的事件也很難通過灰塵和生物的積累來解釋。
Garvin 和他的團隊使用一個新的高分辨率衛星圖像目錄,仔細觀察過去一百萬年內形成的一些最大撞擊坑的風化遺跡,以便更好地衡量它們的真實大小。
根據他們的分析,其中一些隕石坑的特點是在通常被認為是外緣的地方外都有微弱的環存在,這讓它們的體積實際上比以前推測的更大。
例如,在哈薩克有一個約 12 至 14 公里寬的撞擊坑稱為 Zhaminshin,被認為是由一顆直徑 200 至 400 公尺的隕石在大約 90,000 年前撞擊地球造成的——這是最近一次最嚴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
然而,根據新的分析,這個已經很嚴重的事件可能更具災難性,它留下了一個實際上接近 30 公里寬的隕石坑。
其他三個大隕石坑的邊緣直徑也被重新計算,都增加了一倍或兩倍。這次分析結果的影響非常重要,代表了每隔幾萬年就會有一公里大小的物體從天上掉下來。
雖然時不時地對舊模型重新進行模擬是件好事,用新科技驗證從前的研究是否正確,不過這些新發現的隕石坑外圍的環,可能不一定是撞擊產生的擴散效果。
它們有可能是撞擊產生的碎片,這些碎片以集中的方式墜落,或者它們可能根本不重要——只是數據中的誤差而已。
Garvin 不相信經過這麼多年的風化和侵蝕後,碎片區域仍然是清晰的。然而,科學不會因為一個單一的觀察結果而改變。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假設。雖然我們正專注於建立系統來避免嚴重的小行星碰撞,不過目前來看,地球周遭小行星天體的軌道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我們是不會造成影響的。
這項研究在 2023 年的月球與行星科學大會(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上發表。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http://www.tomorrowsci.com
資料來源:
- Mcrae, M., (21 March 2023). Risk of Giant Asteroids Hitting Earth Could Be Worse Than We Realized. ScienceAlert
- Garvin, J. B., Tucker, C. J., Anderson, C., McClain, D., Melocik, K., & Grieve, R. A. F., (2023). REASSESSING THE PAST MILLION YEARS OF NEO IMPACT CRATERING ON EARTH VIA HIGH RESOLUTION DIGITAL TOPOGRAPHY. 54th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2023 (LPI Contrib. No. 2806)
- 圖片來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risk-of-giant-asteroids-hitting-earth-could-be-worse-than-we-realized (Mark Garlic/Science Photo Library/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