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科學

透過今天的新聞 窺探明日的世界

明日科學
  • 神秘宇宙
  • 科技前瞻
  • 醫學健典
  • 永續環境
  • 動物百態
  • 行為解碼
  • 世界綜合
  • 專家專欄
    • 傲嬌3C宅專欄
    • 摩斯密碼專欄
    • 獸誌揭秘
    • 林克威專欄
    • 蔡幸紋律師專欄
    • 電商原來是醬
    • 職業開箱
    •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專欄
  • 明日專題
    • 懶人補丁
    • 謠破迷思
    • 氣候暖化
    • 夏日特輯
    • 中元不奇異
    • 多元平等
    • 藝術文創
  • 神秘宇宙
  • 科技前瞻
  • 醫學健典
  • 永續環境
  • 動物百態
  • 行為解碼
  • 世界綜合
  • 專家專欄
    • 傲嬌3C宅專欄
    • 摩斯密碼專欄
    • 獸誌揭秘
    • 林克威專欄
    • 蔡幸紋律師專欄
    • 電商原來是醬
    • 職業開箱
    •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專欄
  • 明日專題
    • 懶人補丁
    • 謠破迷思
    • 氣候暖化
    • 夏日特輯
    • 中元不奇異
    • 多元平等
    • 藝術文創
  • 神秘宇宙

    科學家解開了長達半世紀的植物生長之謎

    2021-12-05 /

    生長素是如何促進生長? 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領導的研究小組首次證明了植物是如何從一個小分子將一個單細胞變成像樹一樣大的生長運作機制。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所有植物生長都依賴於生長素這一激素分子,然而卻一直不清楚生長...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西非和太平洋的地幔深處隱藏著特亞行星撞擊地球的殘跡

    2021-04-01

    利用透鏡原理,太陽能海水淡化系統效率可提升 50%

    2019-06-30

    28 兆噸的冰已消失!科學家警告:本世紀末海平面恐上升 1公尺

    2020-08-25
  • 神秘宇宙

    對抗腫瘤新療法!提高癌症免疫治療的有效性

    2021-11-30 /

    T細胞可以檢測到癌細胞 人體的T細胞可以檢測到癌細胞並摧毀它,然而在大多數癌症患者中,T細胞一旦進入腫瘤周圍的環境就會失去該功能。 科學家們試圖利用那些缺乏光澤的T細胞來治療病人,即癌症免疫療法,這種療法都集中在直接尋找...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NASA 評估星際空間任務,最快 2030 年執行

    2020-01-03

    美民間太空公司火箭發射失敗!全程都被NASA拍攝紀錄下來

    2021-09-23

    有24顆系外行星比地球更適合孕育出複雜的新生命

    2020-10-06
  • 神秘宇宙

    全新注射療法逆轉嚴重脊髓損傷所造成的癱瘓

    2021-11-29 /

    「Dancing molecules」修復組織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的注射療法,利用「Dancing molecules」來修復組織逆轉嚴重的脊髓損傷癱瘓。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給癱瘓小鼠的脊髓周圍組織注射了一針...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亞馬遜與Verizon合作發射衛星網!聯手對抗SpaceX

    2021-11-02

    盲人的嗅覺未必更靈敏!那他們是如何感知這世界的呢?

    2021-05-30

    中國科學家培育出富含抗氧化劑的紫色大米

    2017-07-15
  • 神秘宇宙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會利用遺傳基因技巧性地逃避人體免疫系統

    2021-10-22 /

    數百種與癌症相關的基因在致病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與科學家預期的有所不同。 100多個突變腫瘤抑制基因 科學界早就知道所謂的腫瘤抑制基因可以阻止細胞生長,防止癌細胞擴散,科學家們也相信這些基因的突變會讓腫瘤肆無忌憚地生長。 霍...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德國研發出世界上最精確、線寬最窄的雷射發射器

    2017-07-26

    10月天文盛事:台灣上空的火環日蝕與獵人滿月之夜

    2023-10-04

    黏菌:一種沒有大腦卻能思考與學習的古老生物

    2019-10-31
  • 神秘宇宙

    臉盲的人有福了!科學家發現大腦中有一種專門用來記憶臉孔的細胞!

    2021-10-14 /

    「祖母神經元」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一種人類的腦細胞,這種腦細胞可以解釋當我們看到一張非常熟悉的臉孔時,我們會本能地產生的識別反應,但是這種被科學家用「祖母神經元」來稱呼的大腦神經元仍然難以捉摸。「祖母神經元」是有...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睡越多越有錢!研究報告顯示:睡眠高達8小時收入比睡較少的人高400%

    2020-08-16

    基因轉移技術使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口腔皰疹復發

    2020-09-06

    科學家打算把衛星當作盾牌來對付小行星

    2021-07-19
  • 神秘宇宙

    可以讓老年人回春?科學家稱他們發現了逆轉細胞衰老的方法 !

    2021-09-11 /

    逆轉免疫系統細胞 以色列理工學院的一組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種逆轉免疫系統細胞的方法,這除了有助於防止自然老化還能使老年人對COVID-19和其他感染病更具有抵抗力。 根據《耶路撒冷郵報》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了人體用來製...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銀河系周圍的巨大氣泡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

    2023-05-19

    NASA:冥王星之外存在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2017-10-30

    募破 900 萬!「太空的味道」香水號稱還原 NASA 設計配方

    2020-07-08
  • 科技前瞻

    富豪紛紛投資該公司!揚言要讓人類長生不老

    2021-09-10 /

    細胞「重編程」技術 矽谷有一間致力於抗衰老研究的新創公司獲得大筆投資資金。 根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矽谷新生生命工學企業阿爾托斯實驗室據說吸引了亞馬遜(Amazon)執...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用跨境代購模式做到新加坡第三大電商的Ezbuy,為何陷入困境?

    2021-07-20

    VR 虛擬實境令半身不遂病人重新走路

    2016-08-24

    Google Earth耗時37年的最新傑作!用2400萬張衛星照片所繪製出來的4D動畫

    2021-04-29
  • 神秘宇宙

    科學家利用改良過的顯微鏡觀察COVID-19病毒感染機制

    2021-08-29 /

    顯微鏡下可觀察約20奈米的物體 科學家發現超詳細的3D圖像可以顯示被COVID-19病毒感染的呼吸細胞變異情形,這為如何形成感染以及醫生如何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提供了新的線索以及想法。 為了能看到細胞和外表的微小結構,荷蘭烏...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科學家在候鳥的眼睛裡發現量子力學的證據!

    2021-10-12

    澳洲針鼴居然有四個性器官,它們彼此之間還能互換位置

    2021-05-31

    十年前科學家發現的費米氣泡在近日發生不尋常的現象

    2020-09-05
  • 神秘宇宙

    過度愛吃甜食會降低粒線體的效率而產生代謝性疾病

    2021-08-10 /

    糖類影響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眾所周知,過量攝入糖份會導致第二型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且細胞若攝入過多糖分則會導致代謝性疾病的發生。近日位於密西根州的一所大學研究所(Van Andel Institute)的科學家領導了一個團...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光子瞬間轉移

    科學家成功將光子瞬間轉移六公里

    2016-10-10

    天文學家發現幾乎不存在暗物質的星系

    2018-06-27

    紐約時報對民眾組成的太空船發射成功消息表示:「我們像是要離開糞便的真菌! 」

    2021-10-05
  • 神秘宇宙

    為何我們的細胞年齡沒有繼承上一代?生物學家指出細胞在某時期會「返老還童」

    2021-07-12 /

    剛出生的嬰兒都是歸零的狀態 人們年齡的增長,我們身上所有的細胞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受到損害,但是為什麼人類繁衍的後代沒有遺傳到細胞的這些變化一直是一道謎題。麻省理工學院的發育生物學家Yukiko Yamashita主要在...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佈滿各種閃爍白光的宇宙地圖中,竟然包含了2.5萬個超大質量黑洞

    2021-02-27

    諾貝爾獎得主:人類能在 30 年內發現外星生命

    2019-10-20

    美國監獄囚犯在不知情情況下被當作醫學實驗對象

    2021-09-24
 較舊的文章

精選文章

  • 「鳥語大混戰」:鸚鵡如何在喧囂中辨識同伴?
    • 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揭露電子的高速微觀世界
      • 10月天文盛事:台灣上空的火環日蝕與獵人滿月之夜
        • 湯姆·漢克斯警告AI假象:我不賣牙科保險!
          • 202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COVID-19 mRNA疫苗的關鍵發現

            Follow Us

            Facebook Likes
            Twitter Followers
            Instagram Followers
            YouTube Subscribers
            Tomorrow Science ©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與贊助
            • 明日作者群
            • 工作機會
            • 隱私權聲明
            • 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