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腸不是無用器官!研究發現:帕金森氏症的病源可能是盲腸
盲腸在過去被認為是一個無用器官,不過一項研究發現盲腸與免疫系統有關。該研究分析 170 萬筆醫療數據後發現,接受過盲腸切除術的人,未來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比一般人低 19%。此外,曾切除盲腸的人,未來若仍罹患帕金森氏症,...
-
擁有 100 萬顆核心處理器,模擬人腦運作的超級電腦正式啟用
由英國工程與自然科學研究委員會(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發起一項的計劃:一台仿造人類大腦運作模式的超級電腦 SpiNNaker,現由歐洲的人類...
-
美軍研發腦機介面,飛行員可用大腦信號一次操控 3 架飛機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一項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s)新研究,允許飛行員透過大腦信號,...
-
哈佛研究發現:頭骨與大腦間存在微型通道,或有助腦中風及阿茲海默症研究
哈佛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活體細胞標記技術(in vivo cell labeling),發現骨髓細胞能透過頭骨的微型血管通道到達大腦,引起局部及快速的免疫反應。研究結果有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 ...
-
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電玩成癮」列為心理疾病
國際衛生組織(WHO)最近公布最新的《國際疾病分類》,並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正式列為「心理、行為和神經發展障礙」(Mental, behavioural or neurodevelopmen...
-
哈佛研究:天氣炎熱會影響認知能力
在天氣炎熱的日子裡,你是否會熱到無法思考?近日,哈佛公衛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人員在《PLOS Medicine》期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研究發現...
-
科學家使用尼安德塔人基因培育出「微型大腦」
尼安德塔人與智人曾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中,基因體分析也發現,現代人的基因中約有 1 ~ 4 % 來自尼安德塔人,但這群史前人類卻在三萬年前滅絕。科學家一直試圖揭開我們與尼安德塔人的不同,以進一步瞭解為何他們在演化的過程中被淘...
-
美國國防研究署公布大腦刺激裝置,可將學習能力提升 40%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 )近日公布了一個大腦刺激裝置,可以將學習能力提高 40%。雖然該裝置一開始是用獼猴進行測試,研究人員稱這種裝置將來可以用於改變人體大腦中的功能性連接。 用電流刺激大腦 這...
-
科學家提出三個小技巧,幫助人們體驗清醒夢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通過恰當的指導和練習,和三個小步驟,便可大大提高清醒夢的出現機率。在身心得到休息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清醒夢帶來的體驗。 製造自己的清醒夢 電影 Inception (全面啟動,港譯潛行兇間...
-
科學家:電動玩家學習能力較高,更能面對不確定性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 Bochum)的神經心理學家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研究人員讓電子遊戲玩家與非玩家進行一次學習競賽。在實驗期間,玩家的表現非常傑出,而且與學習相關的大腦活動明顯增加。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