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端利用機器人協助心臟病手術是全球首例。(圖:Pexels)

印度成功以遠端方式,由醫師在 32 公里外操控機器人手臂,為 5 位病患實施心臟手術,手術後所有病患皆未出現副作用。運用機器人進行遠端手術,除了可讓偏遠地區民眾更方便接受醫療服務,也可減少醫療人員在過程中的負擔。

遠端心臟手術

印度艾帕克心臟研究所(Apex Heart Institute)心臟病專家特雅斯·帕特爾醫師(Tejas Patel)與桑傑·莎(Sanjay Shah)以及萊特醫學教育中心(The Wright Center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主任薩米爾·潘喬利(Samir Pancholy)在報告中指出,這次心臟的手術是醫師在 32 公里外控制機器人手臂執行的。接受手術的 5 位患者均有冠狀動脈疾病,醫師在手術過程中,在患者血管內安置小型支架撐開血管,以便讓血液通過。

帕特爾醫師從 2018 年起,就在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利用動物模型練習機器人支架術,他是在 2 樓操作機器,動物則躺在 12 樓手術室。經過幾次成功後,他開始將該過程引進印度。他指出:「機器人手術已在世界各地都可使用,但遠端操控機器人進行手術對我們來說是新事物,特別是心臟,必須花很長時間才能完善。因為心臟是人體中唯一會動的結構,其他所有一切都是靜態的。」

致死率第一名

雖然各地醫師從 2001 年起已在手術中使用機器人,但這次手術成功後將讓治療心臟病又往前跨一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致死原因第一名。

坎帝哥資本公司(Contego Capital Group)投資長布萊恩·加斯曼 (Brian Gahsman)表示, 5G 取得進展後可進一步擴大機器人協助遠端手術採用率。他指出:「 5G 可讓醫師在基本位置輸入的每個手術動作都能在毫秒內被複製。」

另外,由於檢查和治療心臟疾病時,病患、醫師與醫療技術人員都會暴露在大量輻射環境,反覆接觸此環境可能會對其健康帶來副作用。對此,加斯曼也指出,藉由遠端操控機器人,操作人員可遠離輻射進而減少接觸機會,而且醫生在操作時使用防護裝備,也可以避免骨頭與肌肉受傷。

資料來源:

  1. Soon, S. (2019). Robots can help doctors perform heart surgery remotely. [online] CNBC.
  2. The Daily Beast. (2019). Remote Surgery Is Coming to A Hospital Near You.
  3. Patel, T., et al., (2019, September 3). Long Distance Tele-Robotic-Assist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Report of First-in-Human Experience. The Lancet DOI:10.1016/j.eclinm.2019.07.017
You May Also Like

研究發現:抗發炎藥物或能有效治療重度憂鬱症

近年來許多研究都發現了躁鬱症、憂鬱症等疾病與免疫系統失調、發炎反應、高濃度細胞激素(cytokine…

美軍評估智慧型槍枝火控系統,自動鎖定並保證命中目標

美國軍方最近正評估一種新型槍枝火控系統,這種武器只在電腦確認發射能擊中目標時才會開火。 新型武器系統…

國際研究小組發現與瘦身有關的ALK基因

有IMBA參與的國際研究小組—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發現一種稀有基因ALK(Anaplas…

太陽能房車挑戰旅遊歐洲!一天就可以行駛454英里!

Stella Vita太陽能房車 來自荷蘭譯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的一組學生發明了一輛外觀以及內裝十分驚人…

中國新創公司推出「狗臉辨識」應用,用鼻紋找失蹤寵物狗

中國 AI 新創公司曠視科技日前研發一款 App ,透過手機掃描家中寵物狗的鼻子,日後便可協助飼主找…

義大利新法上路,禁止未接種疫苗的孩童上學

歐洲反疫苗風潮導致麻疹案例激增,因此義大利政府提出新法規,要求兒童必須證明已接種疫苗,否則不能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