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攻擊或駭客勒索已成為企業營運最大隱憂,台積電2018遭受駭客病毒攻擊,報廢晶圓1萬片,影響季營收3%超過70億元,2020仁寶電腦、研華科技兩大廠被勒索的贖金,合計高達新台幣10億元,2021 3月、4月分別傳出宏碁、廣達各被駭客團體勒索500萬美元贖金;而美國東北部最大的輸油管業者 Colonial Pipeline 5月遇勒索病毒癱瘓美東運輸管線,威脅數百萬人的汽油供應,支付了近 500 萬美元美贖金。

企業面對層出不窮的網路攻擊或駭客勒索,成為了公司營運的重大隱憂,現在有保險公司針對網路攻擊提供「保險」!

以色列保險科技公司At-Bay 已完成 1.85 億美元的 D 輪融資。新一輪融資由 Icon Ventures 和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共同領投,現有投資者包括 Khosla Ventures、M12、Acrew Capital、Qumra Capital、Munich Re Ventures 的 HSB 基金和企業家 Shlomo Kramer 參與。

At-Bay 為美國約一萬家中型公司提供保險,其獨特之處在於既是保險公司又是網路安全公司。由於針對公司和組織的網路攻擊(尤其是勒索軟件攻擊)的增加,At-Bay 的美國網路保險市場正在迅速增長,而過去大部分市場由傳統保險公司佔有。

At-Bay 於 2016 年由 Rotem Iram(執行長)、Roman Itskovich(CRO)、Etai Hochman 和 Tilli Kalisky-Bannett 創立。最後兩人不再在公司擔任執行職務。目前At-Bay 擁有 120 名員工,其中約 50 人在以色列。

「在我們接手客戶之前,我們沒有給他一份數據安全問卷,而是模擬一次攻擊並檢查他的漏洞。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為 5% 的數據安全有問題的公司提供保險,並且可以提供良好的利率和對其他人的覆蓋範圍更廣。」伊拉姆說。「此外,我們全年定期監控我們的客戶並運行攻擊模擬,最後我們用我們發現的弱點更新他們。」

「因此,我們的客戶受到的勒索軟件攻擊比市場平均水平少 7 倍,我們可以減少損失,提供有吸引力的價格,並實現增長。我們使用我們開發的工具和提供的工具來執行這些模擬攻擊。」

如果發生勒索軟件攻擊,您是否建議客戶付款?

「如果可能,我們會盡量不支付贖金。只有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我們才會建議客戶支付贖金,其中替代方案是業務可能崩潰。如果客戶決定在未諮詢我們的情況下支付贖金,理論上,根據合同,我們可以拒絕承保。但我們與保險界最大的經紀人合作,保持聲譽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所以我們盡量與客戶見面並幫助他,只要因為他不會做任何不合理的事情,而不是試圖通過各種技術條款來擺脫它。」

該公司在過去 18 個月內的第三輪融資,其總融資額達到 2.72 億美元。At-Bay 的投後估值現在為 13.5 億美元。

根據網站 Pitchbook 的數據,At-Bay 在 12 月上一輪融資中的估值為 3.23 億美元,這意味著其估值在七個月內上漲了四倍。本輪投資的資金全部歸公司所有,無二次交易。包括本輪融資,該公司共籌集了 2.76 億美元。該公司最近的年度經常性收入超過了 1.6 億美元,保費同比增長 800%。

(編譯:Clementine Wang,核稿:William Lin,新聞來源:GLOBES

延伸閱讀:以色列無意間建立了一個侵犯隱私的臉部識別數據庫,但卻不想關閉它

原文來自 TBE 科技東西

You May Also Like

台灣國光生技搶進東南亞市場,首度海外建廠落腳印尼

國光生技宣布,第一個海外建廠計畫將落腳印尼吉沛經濟特區,印尼新建廠區將規劃多元技術的生物製劑生產平台,成為進入東南亞市場的灘頭堡,未來將以海外建廠實現國際化布局,強化國際市場連結,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成為台灣疫苗產業引進國際資金和國際合作的先行者。

電動飛機時代即將到來:創業公司研發 150 座位電動客機

美國著名創業投資公司 Y Combinator 最近舉行了一個展覽日,讓創業公司向投資者呈現他們的想…

全球第三大的印度平價酒店連鎖OYO因為COVID-19破產?CEO跳腳否認!

OYO表示該公司破產新聞是假的,雖然在疫情期間OYO收入和入住率都有下降,但他們仍在上月獲得了2.04美元貸款,努力將其毛利率維持在COVID-19的水平。

越南中國手機品牌研究報告:小米、Oppo聲量表現亮眼 規格、外觀與自拍功能受重視

中國手機品牌在越南表現非常強勢,有近50%的市占率。本期i-Buzz Asia跨境產業研究報告分析中國手機品牌2022年Q1在越南市場的表現,哪些品牌最受越南人青睞?又最看重手機的哪些需求?

馬斯克:我們必須殖民火星,以防世界大戰人類滅絕

近日,SpaceX 和 Tesla 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人類必須將殖民火星…

面對人工智慧的崛起,人工智慧專家訂立法律來作為規範

1942年的《機器人三定律》 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於1942年寫的《機器人三定律》,在很大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