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珍銀河太空船2號試飛成功(圖:Virgin Galactic/PA)

一艘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的太空船最近發射升空,並到達太空邊緣,結束了多年來的困難考驗,此次也是 2011 年美國太空梭計畫結束後,首次有載人太空船從美國本土發射到太空。

試飛成功

維珍集團的「太空船 2 號」(SpaceShipTwo)近日從加州的莫哈韋航空太空港(Mojave air and space port)發射。在該太空船升到將近海拔 80.5 公里,也就是接近太空的邊界時,參與觀賞這場發射的所有人,包括維珍集團董事長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本人,均歡欣鼓舞。

四年前,太空船 2 號首次發射升空,但不幸墜毀,導致副機長死亡,機長重傷。整起事件顯示維珍銀河的技術仍有很大的缺陷。維珍銀河執行長喬治·懷塞得(George Whitesides)在發射前一天向記者表示:「先前我們面臨挑戰,如今我們終於到達可以飛到接近太空邊界的高度,這對我們團隊是很重要的成就。」

批評家過去幾十年來不斷質疑布蘭森未能實踐太空飛行的承諾,布蘭森終於在今年 10 月一場電視訪問中提到,維珍第一趟商業太空旅行將在「幾個月,而非幾年後」實現,屆時他也會參與這場旅行。

首次試飛相關資訊

維珍集團表示,太空船 2 號藉由母機「白色騎士 2 號」(WhiteKnightTwo)拉升到 13.7 公里的高度後釋放,緊接著太空船啟動火箭馬達,使其彈射到最高距離地面 82.7 公里的高度,美國認定海拔 80 公里是地球大氣層和太空的分界線,從這個高度可以看到地球的曲度。

在這一趟發射中,共有兩位機師、四個美國太空總署(NASA)贊助的實驗,以及一位叫安妮的假人乘客。太空船在發射約一小時後成功返回地球。維珍銀河表示,太空船抵達 82.7 公里的高空,並以音速的 2.9 倍前進。

超過 600 位客戶已付費想參與維珍的次軌道太空飛行(suborbital flight),包括男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及流行樂歌手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等人。一趟 90 分鐘的飛行要價 25 萬美元(約台幣 770 萬或港幣 196 萬)。

商業太空旅行競賽開跑

此次試飛預告了一場商業太空旅行競賽最快將於明年開跑。除了維珍銀河以外,還有其他億萬富翁投資的企業,均努力成為首個提供次軌道太空飛行的公司。例如亞馬遜(Amazon)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搭乘藍色起源的 New Shepard 火箭進行短暫的太空觀光之旅,可能要價 20萬到 30 萬美金(約台幣 617 萬到 925 萬,或港幣 157 萬到 235 萬)。太空旅行的機票會在第一次商業發射前開賣,而測試飛行預計 2019 年開始。

其他製造各種載客太空船的企業包括波音企業(Boeing C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 SpaceX,以及已故微軟共同創辦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的 Stratolaunch。今年 9 月,SpaceX 宣布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將成為首位搭乘大獵鷹火箭(Big Falcom)進行月球周邊之旅的乘客,此計畫預計在 2023 年執行。

 

參考資料:

  1. Durkin, E., (2018, December 13). Virgin Galactic launches SpaceShipTwo to the edge of space. The Guardian

 

You May Also Like

為海洋付出一份心力:新加坡Circulate Capital募海洋基金1400 萬美元對付塑膠垃圾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投資管理公司Circulate Capital在其新基金的首次融資中籌集了 1400 萬美元,該基金將在材料和深度技術解決方案方面尋找機會以對抗塑膠垃圾。

專家憂慮機器人被用作粉碎叛亂或革命,保護強權

軟件開發公司 Stardock 的創辦人布萊德·沃戴爾(Brad Wardell)憂慮,隨著自動化取…

比爾‧蓋茲:AI 取代人類並非壞事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 ( Bill Gates ) 認為:人工智慧(AI)的發展早已不是任何人可以力…

價值十億美元的比特幣在美國黑市「絲路」中被非法轉移

「絲路」黑市進行非法買賣 據英國《衛報》報導,一名匿名者的比特幣錢包持有人七年來首次從「絲路」(Si…

年終電商網購熱季,台灣賣家在亞馬遜 「黑色星期五」傳捷報

每年感恩節次日的「黑色星期五」象徵美國年終購物季正式揭開序幕,今(2020)年亞馬遜「黑色星期五(B…

iPhone用戶若無進行軟體更新很可能會慘遭駭客入侵手機

此漏洞還沒被駭客利用過 在全球各國進行新型冠狀病毒封鎖的期間,Google的黑客團隊「零項目」(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