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Google)

谷歌上月宣佈為谷歌翻譯( Google Translate) 展開十年來最大的更新,將顯著改善翻譯質素,令句子變得更加通順。

谷歌聲稱在軟件中加入了「神經機器翻譯」(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技術,能一次翻譯整個句子,不用將句子拆分成小部分然後逐個翻譯,令句法和語法變得更加自然。

谷歌翻譯的負責人巴拉克·突洛夫斯基(Barak Turovsky)在谷歌舊金山辦公室的新聞發佈會中表示:「這一次的更新比過去十年來的進度更為顯著。」

除了英語,新的翻譯系統亦支援另外 8 種語言,包括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文、日語、韓語及土耳其語。突洛夫斯基聲稱,神經機器翻譯可將翻譯錯誤率減低 55% 至 85%。

過去的翻譯系統(藍),最新的神經機器翻譯(綠),及人類翻譯員(橙)對照(圖:Google)

機器學習熱潮

近年矽谷多家科技公司爭相在機器學習方面上投放大量資源。今年初,Facebook 啟用了旗下一個應用機器學習部門,主要研究相片及聲音識別有關的科技。

而谷歌除了使用著名的 DeepMind AI 減低電費外,最近亦建立了一個雲端機器學習小組,由史丹福大學的人工智慧教授李飛飛以及 Snapchat 前研發主管李佳(Jia Li)領導,主要研究將人工智慧科技應用於商業用途 。

該小組正與快遞公司 Fedex 合作,正嘗試改進招聘廣告的分類方式,令求職者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小組希望,未來當求職者搜尋倉庫職位時,人工智慧能自動找出所有與倉庫相關的工作,例如「起重機操作員」等名字或描述中不包含「倉庫」一詞的職位。

谷歌雲端部門的主管黛安·格林尼(Diane Greene)總結:「谷歌將會把機器學習以不同的形式帶給全世界。」

參考資料:

  1. Quoc V. Le & Mike Schuster, A Neural Network for Machine Translation, at Production Scale, Google, 2016
You May Also Like

Gojek入股印尼前三大財團Lippo力寶旗下超市和超商,連結外送與實體零售通路合作

外送服務與實體零售的合作已成趨勢。印尼結合叫車、外送等多種生活服務的超級App Gojek,宣布入股印尼前三大財團力寶旗下的超市,強化外送與實體通路的合作關係。透過外送服務,實體通路即可擁有數位轉型策略,將商品已外送服務作為短鏈配送,直送消費者家中。

開發施工管理和建材採購平台,泰國新創Builk One幫4萬建商省時間省成本

泰國新創 Builk One Group 獲得一筆未公開的B+輪融資,並計劃於2022推出IPO。該新創計劃利用資金加強其在建築和房地產行業的 SaaS 產品,另外還將用於滿足未來工作要求的安全雲端基礎設施。

馬來西亞智能手錶產業研究報告:中國品牌受歡迎,揭開產業四大重點觀察!

馬來西亞人對智能手錶的需求逐年增加。本期i-Buzz Asia跨境產業研究報告將分析馬來西亞智能手錶產業概況,了解大馬人對智能手錶的需求為何?

人工智慧戰機打敗美國空軍

一個由美國辛辛那提大學(Cincinnati University)博士畢業生研發的人工智慧,在一個…

機器人崛起?英國軍方招募數以萬計的機器人來建立軍隊

軍用機器人可能改變戰爭性質 隨著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類型的軍事機器人大量湧現,我們或多或少都有在…

比特幣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邁出加密貨幣歷史上重要的一步

比特幣策略ETF上市 ProShares證實,其推出的比特幣策略ETF,已在10月19日於紐約證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