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力渦輪葉片或成未來最奇特「科技化石」
當未來的古生物學家挖掘地層時,他們可能會發現一種前所未見的「科技化石」——風力渦輪葉片。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研究指出,這些龐大的葉片由玻璃纖維、環氧樹脂和碳纖維製成,極難回收,但卻非常適合長時間保存於地層中,甚至可能存留數百萬年,成為未來研究人類時代的重要線索。
與那些可回收的金屬塔架不同,風力渦輪葉片的壽命通常只有20至25年,報廢後被切割成數十公尺長的段落,整齊堆放在垃圾掩埋場。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葉片將被掩埋於沉積層內,部分可能因地殼變動而變形擠壓,甚至被礦物滲透填充,形成奇特的地質結構。當未來的科學家發現這些巨大、中空且形狀奇異的遺跡時,可能會將其比擬為某種龐然巨獸的骨骼,甚至嘗試像重建恐龍骨架一樣拼湊出它們的原始形態,以理解它們曾經如何運作。
遺跡共存,見證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研究人員推測,未來的古生物學家可能會面臨一個難題:能否判斷這些葉片的用途?如果他們能夠理解其流線型的設計,或許能夠推測出它們曾經被用來捕捉風能、提供清潔能源。然而,與風力葉片一同留下的,還有大量來自化石燃料時代的工業遺跡,如燃煤電廠的微小碳煙顆粒,這些「污染化石」將與可再生能源的遺跡共存,見證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除了風力葉片,還有許多其他可能成為「科技化石」的物品,例如塑膠瓶、電子元件、矽晶片上的微型電路圖案、甚至壓縮在沉積層中的衣物。這些遺物將成為地球 45 億年歷史中前所未見的新類型化石,改變未來人類學家與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方式,也提醒我們思考當代人類活動將如何長久影響地球環境。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圖片來源:Gemini AI (CC BY 4.0)
參考論文:
How Technofossils Will be Our Ultimate Leg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