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用戶人數一直在成長。(圖:Pexels)

英國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網路研究所的研究發現,未來 50 年內,在擁有龐大用戶的 Facebook 中,已故用戶人數將超過在世用戶。從中也凸顯已故用戶所遺留的數位資產,將是外界應加以重視的問題。

管理數位遺產

研究人員卡爾·歐曼 (Carl Öhman) 指出,若以 2018 年的用戶規模來看,在 2100 年之前,在 Facebook 中將有至少 14 億位已故用戶。按照趨勢來看,大約 50 年後,已故用戶人數將可能超過在世用戶。若 Facebook 用戶依照目前趨勢繼續成長,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已故用戶可能高達 49 億。

對此,歐曼指出:「這些統計數據帶出一項新的難題,就是誰有權獲得所有這些數據、如何依死者家人與朋友的最佳利益去加以管理,以及未來歷史學家如何使用它以便理解過去。管理我們遺留的數位資產,最終將會影響使用社交媒體的所有人,因為我們所有人終有一天會去世,並留下我們的數據。」

研究人員大衛·華生 (David Watson) 則指出:「歷史上從未有過如此龐大的人類行為與文化檔案收藏於同一處。因此,我們必須確保存取這些歷史數據不應僅限於單一營利公司。另外,確保後代能利用我們的數位遺產來了解他們的過去也很重要。」

亞洲市場居多

此研究設定 2 種可能發生的極端情況,並認為未來發展將介於兩者之間。首先,假設 2018 年為止沒有新用戶加入,屆時亞洲地區已故用戶佔比將快速增加到 44%,其中近半來自印度與印尼,這兩國到了 2100 年將出現 2.79 億名已故用戶。

第二種情況是假設 Facebook 每年按照現有 13% 的速度持續成長,直到每個市場都出現飽和。屆時佔已故用戶最多地區為非洲,其中又以奈及利亞為最大來源,佔總數的 6% 以上。反觀西方用戶成為少數用戶,只有美國擠進前十大。

歐曼認為,此研究的結果不應該被解釋為對未來的預測,而是對當前發展的分析,以塑造未來前景的機會。華生則認為, Facebook 應邀請歷史學家、檔案管理員、考古學家與倫理學家參與如何組織在我們過世之後所留下的大量累積數據。

資料來源:

  1. Phys.org. (2019). The dead may outnumber the living on Facebook within 50 years.
  2. Carl J Öhman et al, (2019). Are the dead taking over Facebook? A Big Data approach to the future of death online, Big Data & Society. DOI: 10.1177/2053951719842540
You May Also Like

元宇宙紀元來臨  XR產業匯集未來科技大成

因疫情所致,產業在XR技術導入需求更大幅提升,包含遊戲業、媒體直播、教育、展場,以及影音娛樂等。建議…

科學家以寓言故事教導 AI 遵守道德

隨著人工智慧近年急速的發展,科學家不得不正視機器人可帶來的危機。早前,Google 甚至與牛津大學聯…

500 Startups攜手TTA孵育20家在地新創

500 Startups 公佈了 20 家台灣的新創公司入選成為 500 Startups 與 TTA(台灣科技新創基地)合作組織的加速器計劃,該計劃由台灣科技部運營。

科學家研究大腦溝通,有可能讓「心靈感應」成真

試想像一下,假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並不再需要依賴言語,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思想與其他人溝通,我們便有可能解…

糖尿病患者有福了!剛獲得種子輪的日本Teatis 銷售代餐包到美國

針對當今人們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的糖尿病,Teatis 開始提供飲食替代品,其中含有大量海藻多酚等超級食品成分。

Google去年解僱了倫理人工智慧學科學家之後,在最近又解雇了該團隊的創始人

AI倫理學學者被Google「請辭」 去年作為AI倫理學領域首屈一指的學者格布魯被Google「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