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冰包裹著的機器人體型與一顆藥丸無異 (圖:MIT)

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明了一個「藥丸機器人」,能像藥丸一樣被吞下後,為病人在消化道內進行各種治療任務。

這個小機器人由麻省理工學院、謝菲爾德大學及東京工業大學聯合發明測試,結果顯示它可以在胃中移除電池等異物。研究者認為這個小機器人經改進後,更可以在體內輸送藥物,或用於進行腸胃中難以觸及區域的手術。這個「藥丸機器人」在體外時就像摺紙一樣折疊起來,折起來時只有平常藥丸大小,吞入體內後,它由冰包裹的外殼融化,在胃中展開,然後經體外的磁場控制,沿著胃壁翻滾滑動。

藥丸機器人

每年美國約有 3500 個電池被誤食,平均每天發生 10 個個案。雖然電池能被身體自然排出,但一旦長期接觸食道或胃壁,電池將產生電流和氫氧化物,最終燒傷附近的器官組織。特別是鈕扣電池更易被幼童誤食。雖然沒有亞洲的相關數據,但本地也曾發生過由此引起的幼童死亡案例。

在測試中,「藥丸機器人」能在翻滾中滑向鋰電池,靠體外磁鐵的作用,依附在電池上然後把電池拖走。科學家們表示,這個小機器人及被拖走的異物,最終能通過腸道自然排出。

(圖:MIT)
(圖:MIT)

麻省理工電子工程及軟件科學系教授達妮埃拉·魯斯(Daniela Rus)解釋,最開始時她很懷疑機器人移除電池的意義,直到現任約克大學講師宮下修平(Shuhei Miyashita)演示給她看。「修平把電池放在一塊火腿上,不到半小時,電池就已經完全陷入火腿之中,這讓我意識到電池的危險性。如果你體內有一塊電池,你真的希望它能盡快排出。」

魯斯教授說:「最終,我們希望能給這個機器人裝上感應器,這樣機器人不用靠外界控制,就能自動完成任務。」宮下博士計劃下一步在牛胃中進行測試,預計這個裝置能在六至八年內投入臨床使用。

You May Also Like

減少碳排放,荷航研發乘客座位在機翼上的「V 型飛機」

荷蘭皇家航空(KLM Royal Dutch Airlines)正研發一種全新的客機,這種飛機顛覆過…

疫情下投資不縮手?!2020年東南亞科技新創仍募到82億美金

東南亞科技新創公司在疫情期間籌資仍然熱門且強勁。知名獨角獸公司 Grab、Bukalapak 等,在 2020年疫情期間,鉅額投資仍佔投資額的50% The post 疫情下投資不縮手?!2020年東南亞科技新創仍募到82億美金 first appeared on TechByEast科技東西.

醫生診症錯誤, AI 人工智慧救回病人性命

一名患白血病的女子經多月治療後仍然毫無起色,最後醫生決定向 IBM 超級電腦 Watson 求助,經…

太陽能房車挑戰旅遊歐洲!一天就可以行駛454英里!

Stella Vita太陽能房車 來自荷蘭譯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的一組學生發明了一輛外觀以及內裝十分驚人…

蘇富比新型態拍賣制度!這塊灰色塊的圖像要價3900萬台幣

蘇富比拍賣為期三天的NFT拍賣 蘇富比拍賣於4月12日透過區塊鏈平台Nifty Gateway,進行…

馬斯克的太空互聯網測試成功,衛星通訊首波集中在北緯35~55之間

向偏鄉地區提供互聯網的服務 SpaceX公司對外公開Starlink測試的一些參與者都各個表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