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格蘭發現小型恐龍化石,拼出1億6600萬年前的演化故事
蘇格蘭斯凱島(Isle of Skye)最近有了重大的古生物學發現——一具小型草食性恐龍的部分骨骼,成為目前蘇格蘭出土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年齡約為1億6600萬年,來自神祕且化石紀錄稀少的中侏羅紀時期。
這具化石早在1973年就被注意到,但直到2018年才由專家完整收集整理。它來自Kilmaluag地層,散落在約60公分乘40公分範圍內,保存了部分髂骨、神經弓、肋骨碎片等重要結構,儘管破碎,卻是理解當時生態環境的重要線索。
科學家指出,中侏羅紀是恐龍大爆發的關鍵時期,從原本的小型獵食者與雜食者,逐漸演化出種類繁多、體型龐大的恐龍族群。不過,由於這段時期的化石非常稀少,全球都鮮少有完整紀錄,因此每一個新發現都格外珍貴。
日後演化成為禽龍類(如副櫛龍、似鳥龍)的遠親
從這次保存下來的骨骼特徵判斷,這隻恐龍可能屬於鳥臀目(Ornithischia)裡的鳥腳類成員——也就是日後演化出禽龍類(如副櫛龍、似鳥龍)的遠親。若確認無誤,這不僅是蘇格蘭目前最晚期的鳥臀目恐龍記錄,也是首次在Kilmaluag地層中找到此類恐龍化石。
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斯凱島的中侏羅紀化石被發掘,這座小島正迅速成為全球研究恐龍與四足動物演化的重要據點。這具小型恐龍的出現,為重建當年恐龍如何開始主宰地球的過程,提供了關鍵拼圖。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愛丁堡皇家學會地球與環境科學會刊》(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Peter Trusler (CC BY 4.0)
圖片來源:Panciroli et al(CC BY 4.0)
參考論文:
1、The first and most complete dinosaur skeleton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Scotland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延伸閱讀:
1、小型恐龍腳印提示飛行演化新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