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古代「巨型袋鼠」,體型是現存最大袋鼠的兩倍!
澳洲夫林德(Flinders)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在澳洲與新幾內亞發現了三種新的巨型化石袋鼠,這些袋鼠屬於已滅絕的原始巨袋鼠Protemnodon屬,生活在約500萬年到4萬年前。這些新發現的化石種類讓我們對這些古老袋鼠的形態、地理分佈及運動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三種新發現的巨型袋鼠之一,名為遊行者原始巨袋鼠(Protemnodon viator),體重可達170公斤,大約是現今最大的紅袋鼠體重的兩倍。牠們適應了澳洲中部的乾旱環境,能夠像今日紅袋鼠一樣,在廣闊的土地上高效地跳躍。
Flinders大學的團隊在2013年、2018年和2019年於南澳大利亞的Callabonna湖發現了多具完整的袋鼠化石骨骼,這些發現讓首席研究員Isaac Kerr博士,當時還是一名博士生,得以解開長達近150年關於原始巨袋鼠物種身份的謎團。
體型龐大 結構粗壯 行動緩慢
原始巨袋鼠的不同種類適應了各種不同的環境,甚至有著不同的跳躍方式。例如,新描述的Protemnodon mamkurra(暫譯:巨型原始巨袋鼠)體型龐大但結構粗壯,可能行動緩慢,僅在受驚時偶爾跳躍。這些發現顯示,即使屬於同一屬的袋鼠,其生活環境也可以從澳洲中部乾旱地區延伸至塔斯馬尼亞和新幾內亞的高降雨林區。
這項研究不僅增進了我們對史前巨袋鼠多樣性的認識,還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研究這些袋鼠的行為和生態適應。Isaac Kerr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經過五年的努力,終於得以發表,並期待未來更多的巨型袋鼠研究能夠揭開這些奇特巨袋鼠的更多秘密。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Flinders University By4.0
圖片來源:Flinders University cc By4.0
參考出處:
1.The systematics and palaeobiology of kangaroos of the late Cenozoic genus ProtemnodonFlinders Universit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