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種飛行爬行動物在中國發現:達爾文翼龍(Darwinopterus camposi)
一個全新的達爾文翼龍屬(Darwinopterus)物種,Darwinopterus camposi,最近在中國遼寧西部被發現。這一幾乎完整的化石骨架為我們提供了這種中侏羅紀時期(約1.6億年前)飛行爬行動物的新見解。
這一物種屬於翼龍亞目中的武空翼龍科(Wukongopteridae),這個科群來自於顯赫的燕遼生物群(Yanliao Biota)。研究指出,這些翼龍是從同一時期的河北地區以及其他地方發現的最具特色的飛行爬行動物之一。
Darwinopterus camposi 的翼展大約達到75公分,並且其獨特的頭骨結構和前上頜鰭使它與其他同類物種有所區別。這些翼龍展現出一種非翼龍類和翼龍類翼龍的特徵結合體,這些新發現使得學界對這一類群的了解進一步加深。
「中國長期以來是翼龍研究的熱點,並且不斷有新發現,這不僅拓展了我們對這些已絕種飛行爬行動物的研究,也揭示了它們在不同大陸的分佈關係,」吉林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程新(暫譯,英文Xin Cheng)博士說道。
在牙齒數量和翼指長度上具有明顯特徵
此次發現的標本是在遼寧省的灰綠色頁岩層中發現,來自於典型的條吉山組(Tiaojishan Formation),這些化石包含了從頭骨到四肢的幾乎完整骨架,對於研究這類物種的發育過程具有重要價值。
在這些新發現中,Darwinopterus camposi 提供了武空翼龍科新知,特別是在其骨骼融合與形態差異上的見解。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物種在牙齒數量和翼指長度上具有明顯特徵。
這一研究結果不僅擴展了我們對翼龍的理解,也為這些遠古生物的演化過程提供了更多線索。隨著更多標本的發掘與研究,未來我們對這些飛行爬行動物的演化及生態將有更深入的認識。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 Maurilio Oliveira /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C BY 4.0)
影片來源:Cheng (CC BY 4.0)
參考論文:
A new species of Darwinopterus (Wukongopteridae, Pterosauria) from western Liaoning provides some new information on the ontogeny of this clade journal 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ênci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