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百態

恐狼回來了:科學技術復育滅絕物種的新嘗試

曾經在北美洲大地上奔馳的恐狼(Aenocyon dirus),是晚更新世最常見的頂級掠食者之一。然而,在大約1.3萬年前,隨著冰河期結束及巨型獵物的消失,這種曾經強壯威猛的生物宣告滅絕。如今,隨著基因技術的突破,全球首家專注於物種復育的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布,成功透過古代DNA技術讓恐狼重現於世。

恐狼與現代灰狼相比,不僅體型大了25%,顱骨更寬,牙齒更加有力,且擁有濃厚的毛皮。作為高效的肉食性動物,它們的飲食結構中至少70%是馬和野牛等大型獵物的肉。正因如此,隨著冰河期末期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恐狼因捕食資源喪失而面臨生存危機,最終退出了地球的生物舞台。然而,這並非永遠的結局。

Colossal Biosciences的科學家們採集了1.3萬年前的恐狼牙齒和7.2萬年前的頭骨中的DNA,運用尖端基因編輯技術,成功重建恐狼的基因組並繁育出健康的恐狼幼崽。這項成就標誌著物種復育技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些恐狼幼崽目前生活在一處2000多英畝的生態保護區,這裡專為復育物種設計了特定的棲息地,並配有全天候的監控和管理措施。

成功繁育出兩窩紅狼,其幼崽來自三條不同基因

Colossal Biosciences 的恐狼 Romulus 和 Remus,三個月大(2024 年 10 月 1 日出生)。(圖片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s)

不僅如此,Colossal Biosciences也成功繁育出兩窩紅狼(Canis rufus),這些幼崽來自三條不同的基因創始譜系,進一步展現了這項技術的靈活性與廣泛應用潛力。負責這項研究的團隊成員指出,這項技術不僅復育已滅絕的物種,還能為瀕危物種的保育帶來嶄新的方法,例如拓展其基因多樣性,防止因遺傳瓶頸而加速滅絕的情況。

透過深度古代DNA測序、基因組多位點編輯以及精密的胚胎移植技術,這些重現的恐狼不僅象徵著基因科技的重大突破,也意味著生態保育的邊界被再次拓展。正如MHA Nation部落主席Mark Fox所說:「恐狼的重生提醒我們,作為地球的守護者,我們有責任不僅保護這些動物,更要守護生命平衡的微妙結構。」這不僅是一個物種的重返,更是對整個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回應和承諾。

Colossal Biosciences的突破表明,復育滅絕物種已從理論走向現實,這將進一步促進我們對生態系統的理解,並為保護地球上瀕危生命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持。這項研究告訴我們,通過科學和技術的努力,消失的物種可能不再永遠消失,我們有能力讓自然恢復更多的多樣性與生機。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 Colossal Biosciences.. (CC BY 4.0

參考出處:
MAKING EXTINCTION A THING OF THE PASTDirewolf

延伸閱讀:
1、歐洲灰狼大回歸!數量十年激增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