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核戰爭若不幸發生,將會有著持續長達7年的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使藻類數量減少40%

羅格斯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表示,核戰爭可能在赤道太平洋引發前所未有的事件,它類似於厄爾尼諾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聖嬰現象,這現象會使藻類數量減少40%,也嚴重影響到漁業捕獲魚類的產量。這項發表在《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上的研究說到,如果核戰爭後的陸地農業失敗,轉向海洋來尋找食物完全不是一項成功的戰略,至少在赤道太平洋地區是這樣。

環境科學學院環境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喬舒亞·庫普以及羅格斯大學分校的生物科學先前的研究表明:「在我們的電腦類比當中,可以看到赤道太平洋的浮游植物(藻類)生物量減少了大約40%左右,這可能會對人們經常食用的大型海洋生物下游產生影響。」

核戰爭發生情況下的氣候變化

我們知道核戰爭後的全球溫度會下降,接下來陸地作物的稀少程度可能會接連上升,原本以為人類可以從海洋當中捕獲食物,現實卻不是這麼樂觀。科學家們研究了六種核戰爭發生情況下的氣候變化,可以發現赤道太平洋受到極為嚴重的影響。科學家預設的場景包括了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衝突,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小規模戰爭,而這些戰爭可能會引發巨大的火災,向大氣高層注入數以百萬噸計的煙塵,因而阻擋陽光進入地球。

科學家們用一個地球系統模型來類比這幾種情況,結果都表明了大規模的核戰爭可能會引發史無前例的、持續長達7年的聖嬰現象,聖嬰現象也就是指東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它與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約在國際換日線及西經120度)赤道位置產生的溫暖海流有關,屬於聖嬰-南方振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簡稱ENSO)中的「東太平洋升溫階段」,而聖嬰-南方振盪現象本身是指熱帶太平洋上,大氣與海洋間交互作用的變化,可觀察到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赤道位置海面溫度的高低溫循環。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technology/聯合國-通過-全球-禁止-使用-核武器-條約/”]

戰爭後的太陽光會大量減少

更嚴重的是,只要發生一次的核子戰爭就會封鎖太平洋赤道附近較深較冷水域的上升流,而導致浮游植物(海洋食物網的基礎)賴以生存營養物質的上升運動,此外,核戰爭後太陽光的減少會大大減少光合作用,給許多浮游植物帶來更多的壓力,並有可能殺死它們。

羅格斯大學分校環境科學系的著名教授艾倫·羅博克說:「在核戰爭後轉向海洋獲取糧食,這似乎是個好主意。」但這並不是我們人體所需蛋白質的可靠來源,如果我們想保護我們的糧食和地球環境,就必須防止各國核衝突的發生。

圖片來源:technews

資料來源:Rutgers University(2021,January 25).Nuclear war could trigger big El Niño and decrease seafood. Sciencedaily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