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綜合,  動物百態

辛巴威新種恐龍大發現:揭開史前神秘面紗

最近,古生物學家在辛巴威卡里巴湖畔發掘出一種全新的巨型恐龍,名為Musankwa sanyatiensis,這一發現帶我們穿越回2.1億年前的史前世界,揭示了當時非洲大陸的恐龍生活。

Musankwa sanyatiensis這種新發現的恐龍生活在晚三疊紀時期。這種恐龍大約有1.5米高,體重約390公斤,相當於一頭成年公牛。它屬於質重龍類,這是一類生活在晚三疊紀到晚白堊紀期間的蜥腳形亞目恐龍。

演化樹上的一員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保羅·巴雷特教授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Musankwa sanyatiensis可能與阿根廷的Riojasaurus和南非的Eucnemesaurus有親緣關係。這些恐龍可以在當時的南美洲和非洲之間自由遷徙,成為那個時代的霸主。

科學家們在辛巴威卡里巴湖東北岸的斯普爾溫島發現了這種恐龍的一條完整的後腿,包括股骨、脛骨和踝骨。這是近50年來首次在中贊比西盆地命名的新恐龍,也是辛巴威第四種被正式命名的恐龍。

津巴布韋的古生物寶藏

在卡里巴湖岸邊,喬納·喬伊尼爾教授、金伯莉·查佩爾教授和保羅·巴雷特教授發現了一個新的恐龍物種。(圖/《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過去六年裡,辛巴威記錄了許多新的化石遺址,發現了多樣的史前動物,包括第一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古鱷類、巨型裝甲兩棲動物以及肺魚等其他爬行動物遺骸。斯托尼布魯克大學的金伯莉·查佩爾博士解釋說,非洲恐龍化石的匱乏主要是因為「挖掘不足」。

Musankwa sanyatiensis的發現突顯了辛巴威地區進行更多古生物研究的潛力,並強調了這一地區有待挖掘的豐富化石資源。隨著科學家們不斷探索,下一個重大的恐龍發現或許就在不遠的將來。

總的來說,Musankwa sanyatiensis的發現不僅增加了我們對恐龍演化歷史的理解,也為古生物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這些化石是地球歷史的見證,為我們了解過去提供了重要線索。

相關研究發表在《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期刊上,為全球古生物學家提供了寶貴的新資料。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WikimediaCommons cc By4.0

圖片來源:《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cc By4.0

參考論文:
1.A new Late Triassic sauropodomorph dinosaur from the Mid-Zambezi Basin, Zimbabwe journal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延伸閱讀:

1.阿根廷發現新種食肉恐龍:恐龍版「千面怪」現身巴塔哥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