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植物「鬼縛り」發現強效抗 HIV 新成分,有望開發成新藥
愛滋病毒(HIV)感染至今仍無法徹底治癒,尋找有效且低毒的新藥成為重要挑戰。日本東邦大學藥學部研究團隊與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合作,從俗稱「鬼縛り」(Onishibari)的植物——假瑞香(Daphne pseudomezereum)中,分離出數種名為「達芙南型二萜類」(daphnane diterpenoids)的天然成分,其中包含三種從未被報導過的全新化合物。
實驗證實,這些成分能顯著抑制 HIV 病毒的複製活性,達到奈米級的超低有效濃度,且對正常細胞毒性極低,具備相當優秀的潛力可望發展為新一代抗 HIV 藥物。
超過800種物種 能對抗癌細胞、降低發炎反應
假瑞香屬於瑞香科植物(Thymelaeaceae),這個植物家族在全球廣泛分布,共有超過 800 種物種。許多瑞香科植物因富含二萜類成分,長久以來就被廣泛運用於傳統藥物,研究指出此類化合物能夠對抗癌細胞、降低發炎反應,甚至具備明顯的抗病毒效果。
傳統醫學上,「鬼縛り」的樹皮常用於治療風濕、慢性皮膚病,也因富含纖維而作為和紙(日本傳統紙張)生產時的重要添加物。研究團隊認為,本次的發現除了證實植物天然化合物的醫藥價值,也為未來新藥開發奠定重要基礎,後續將持續透過結構調整,期待發展出更有效、安全的抗 HIV 藥物。
本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天然物化學期刊《Phytochemistry》。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Dr. Wei Li (CC BY 4.0)
圖片來源:Phytochemistry (CC BY 4.0)
參考論文:
Anti-HIV diterpenoids from Daphne pseudomezereumPhytochemistry
延伸閱讀:
1、科學家研發出「萬用型」蛇毒抗體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