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友難分:捕鳥蛛毛髮對抗螞蟻,青蛙竟成最佳室友!
由芬蘭圖爾庫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揭示,捕鳥蛛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毛茸茸」外觀可能不僅僅是為了嚇阻人類,還可能是針對其天然捕食者——軍隊螞蟻的一種演化防禦機制。
在一篇發表於《自然歷史》的文章中,國際研究團隊深入探討了捕鳥蛛與其他物種之間的相互關係。他們發現,這些看似凶狠的蜘蛛實際上與許多動物建立了互利共生的關係,包括蛙類、爬行動物,甚至是以捕食蜘蛛聞名的軍隊螞蟻。
蜘蛛與青蛙的「室友」情誼
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首次報告了捕鳥蛛與蛇類、鞭蛛和盲蛛的互動,並記錄了來自十個國家的超過60起捕鳥蛛與兩棲動物共生的新案例。研究指出,青蛙和蟾蜍常常住在捕鳥蛛的巢穴中,享受著來自蜘蛛的庇護,而牠們則以可能威脅蜘蛛或其後代的昆蟲為食,形成了雙贏的局面。
「捕鳥蛛或許不像人們認為的那麼可怕,牠們也可以是友善的房東。」研究的首席作者阿里雷薩·扎馬尼(Alireza Zamani)博士說。
毛茸茸的秘密:螞蟻防禦機制?
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新假說:捕鳥蛛身上的密集毛髮可能是為了防禦軍隊螞蟻。雖然軍隊螞蟻通常會攻擊多種節肢動物,但卻經常忽視成年的捕鳥蛛和幼蛛。
扎馬尼博士解釋道:「這些螞蟻進入捕鳥蛛的巢穴,並收集食物殘渣、清理巢穴,這對捕鳥蛛來說是有益的。然而,少數試圖攻擊蜘蛛的螞蟻發現,蜘蛛腿上的硬毛形成了一層保護屏障,讓牠們難以咬或螫。」
他進一步指出,捕鳥蛛的密集毛髮使螞蟻難以靠近,這可能是捕鳥蛛演化出這一特徵的原因之一。此外,許多美洲的地穴捕鳥蛛會用有毒的刺毛覆蓋卵囊,以防禦可能危害卵囊的小型節肢動物。
還有其他防禦策略?
研究還發現,新世界的樹棲捕鳥蛛在面臨螞蟻威脅時,會採取獨特的逃生策略——牠們會離開巢穴,並僅靠前腿尖端掛在葉子邊緣,避免被捕食。
此外,研究人員還推測捕鳥蛛可能擁有一種未知的化學防禦機制。這種機制可能來自於牠們表皮上的特化腺體,分泌出能夠驅趕捕食者的物質。這一假設得到了動物行為的支持:貓狗在聞到捕鳥蛛後常常會退縮。
儘管這一化學防禦機制仍需進一步證實,但這項研究無疑為理解捕鳥蛛的行為和演化策略邁出了重要一步。捕鳥蛛不僅是昆蟲界的頂級獵手,還是天生的防禦專家!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Francesco Tomasinelli and Emanuel Biggi cc By4.0
圖片來源:Francesco Tomasinelli 和 Emanuele Biggi(A, D),Reginald Cocroft(B),Platon Yushchenko(C) cc By4.0
參考論文:
1.An extensive review of mutualistic and similar ecological associations involving tarantulas (Araneae: Theraphosidae), with a new hypothesi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ir hirsuteness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