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綜合,  動物百態

鶴行千里:全球研究揭示鳥類與環境的奇妙共舞

近日,一項由10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對四種鶴類進行了全球性研究,解答了動物如何通過遷徙來適應變幻莫測的環境。這項研究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和美國耶魯大學領導,結果發表於9月23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研究團隊使用先進的GPS追蹤設備,跟蹤了分布在非洲、亞洲和歐洲的104隻鶴,包括灰鶴、白枕鶴、黑頸鶴和蓑羽鶴。其中一些鶴的遷徙路線長達6400公里,需要跨越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脈、阿拉伯半島沙漠或地中海等天然屏障。

科學家們還開發了一個統計框架,分析鶴的活動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如附近農作物或水體的存在、溫度和植被覆蓋等。研究發現,所有四種鶴在一年中經歷截然不同的環境條件,這些變化與牠們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同步。例如,灰鶴在夏末明顯偏好農業區,這正是撫養幼鶴和準備秋季遷徙的時期。

灰鶴在夏末偏好農業區 以利撫養幼鳥

這張圖用簡單的方式說明了鶴類在一年四季中如何隨著環境變化而調整行為。折線圖顯示了不同時間段(特別是春季和秋季遷徙時期)環境因素對鶴類生活的影響。當圖中的數值偏離零,表示這些時間段的環境條件(如水源距離和農作物覆蓋比例)對鶴類的活動有特別大的影響。舉例來說,蓑羽鶴在春秋遷徙期間,受到水源和作物比例的影響最大,而溫度變化在這段時間內也顯著影響牠們的行動。這些結果幫助我們理解鶴類如何因應季節性變化來選擇合適的棲息地。(圖/《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黑頸鶴則需要在安全的棲息地和豐富的食物資源之間做出選擇。令人驚訝的是,牠們會根據當前需求而改變偏好:遷徙時選擇更安全的棲息環境,而在繁殖期則傾向於食物豐富的地區。

研究人員表示,了解動物如何與環境互動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牠們在複雜環境中的生存方式,還對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政策至關重要。這項研究提供的統計工具可廣泛應用於野生動物保護和管理工作,有助於預測物種對人為全球變化的反應,並制定更有效的保護措施。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Wildlife Science and Conservation Center (WSCC) of Mongolia cc By4.0

圖片來源:PNAS cc By4.0 

參考論文:

Migratory birds modulate niche tradeoffs in rhythm with seasons and life history

PNAS

延伸閱讀:
同性紅鶴成功孵化小紅鶴,成為英國動物園的新晉「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