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綜合,  動物百態

史前兩棲動物如何躲過大滅絕?科學家揭開2.52億年前的生存祕訣

2.52 億年前,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發生,超過 90% 的海洋生物與 75% 的陸地物種消失。然而,一群長相類似巨型青蛙的遠古兩棲動物——裂椎兩棲類(Temnospondyls)卻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牠們憑藉適應性的飲食與水中生活方式,成功躲過極端氣候,並在滅絕後的三疊紀短暫繁榮。

研究團隊分析了 100 種裂椎兩棲類的化石,發現牠們在滅絕期間並未出現明顯變化,體型從小型昆蟲獵食者到大型捕魚者皆有,顯示這類動物能適應各種環境。最有趣的是,在大滅絕約500萬年後,裂椎兩棲類的種類與體型突然變得更多元,顯示牠們可能曾短暫稱霸過這段時期。

低食物需求+雜食+躲藏至水中

當時地球氣候極端,火山爆發帶來劇烈暖化,熱帶地區甚至變成「生命禁區」,許多陸地生物無法生存。然而,裂椎兩棲類卻能跨越這片荒漠,在南非、澳洲、北美、歐洲與西伯利亞等地生存下來。科學家推測,牠們的生存策略可能包括低食物需求、雜食性,以及躲藏在水域避開極端環境。

不過,當恐龍與哺乳類的祖先開始崛起後,這些「巨蛙」的時代便逐漸結束,最終走向滅絕。這項研究幫助科學家理解遠古物種如何適應極端環境,相關成果將發表於《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Mark P. Witton  (CC BY 4.0

圖片來源: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CC BY 4.0)

參考論文:
The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temnospondyl recovery after the Permian–Triassic mass extinction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延伸閱讀:

1、世界最大兩棲動物的身份危機:中國大鯢其實是多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