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單株抗體治療顯著縮小鼻息肉,降低手術需求

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單株抗體 tezepelumab 可顯著縮小鼻息肉並減輕鼻塞症狀,降低鼻息肉手術與全身性類固醇的使用率。這項研究由蘇格蘭丹地大學呼吸研究中心領導,並獲得 AstraZeneca 和 Amgen 資助,結果已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研究招募 408 名重度鼻息肉慢性鼻竇炎患者,隨機分配為每四週皮下注射 tezepelumab 或安慰劑,並持續 52 週標準治療。試驗評估鼻息肉總分、鼻塞嚴重程度,以及嗅覺損失、鼻竇影像分數(Lund-Mackay)和手術需求等指標。

結果顯示,tezepelumab 組的鼻息肉總分下降 2.07 分,鼻塞改善 1.03 分,嗅覺顯著提升,而鼻竇影像與總症狀分數也有明顯改善。接受該療法的患者中,僅 0.5% 需要手術,遠低於安慰劑組的 22.1%,且全身性類固醇使用率降至 5.2%(安慰劑組為 18.3%)。

減少鼻息肉第二型免疫炎症反應

圖顯示了慢性鼻竇炎伴隨鼻息肉患者在接受 tezepelumab 或安慰劑治療後,進行鼻息肉手術或使用全身性類固醇的比例變化。結果顯示,tezepelumab 顯著降低了患者接受手術與類固醇治療的需求。在 52 週內,安慰劑組 22.1% 的患者接受手術,而 tezepelumab 組僅 0.5%(上圖)。同時,安慰劑組 18.3% 的患者需要全身性類固醇,而 tezepelumab 組僅 5.2%(下圖)。(圖片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研究發現,tezepelumab 能有效阻斷胸腺基質淋巴生成素(TSLP),減少與鼻息肉相關的第二型免疫炎症反應。此療法耐受性良好,常見副作用包括咽炎、上呼吸道感染與輕微鼻出血,無嚴重過敏反應報告。

研究團隊認為,tezepelumab 可能為重度鼻息肉慢性鼻竇炎患者提供一種新的長期治療選擇,未來仍需進一步研究其長期療效與疾病修正能力。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Unsplash/CC0 Public Domain  (CC BY 4.0)

圖片來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C BY 4.0)

參考論文:
Tezepelumab in Adults with Severe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延伸閱讀:
1、科學家研發「單株抗體」對抗高致死率「立百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