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飲食可減少惡夢:乳糖不耐症者更需注意
最新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的研究指出,乳糖不耐症者更容易做惡夢,並且睡眠品質較差。加拿大 MacEwan 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 1,082 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深入分析他們的睡眠狀況、飲食習慣與相關健康困擾,結果顯示惡夢的嚴重程度與乳糖不耐及其他食物過敏有顯著關聯。
研究指出,大約三分之一受試者經常做惡夢,女性較男性更常報告夢境、睡眠不佳及食物過敏。約四成受訪者認為夜間進食或特定食物會影響睡眠品質,五分之一的人覺得某些食物讓睡眠變差,尤其是甜食、辛辣與乳製品最常被點名為「惡夢兇手」。
進一步分析發現,乳糖不耐症者常伴隨腸胃不適,這種不適可能在夜間引發不安或痛感,進而干擾夢境內容,增加惡夢發生率,並導致淺眠與易醒。只有約 5.5% 的受訪者直接感受到「食物影響夢境」,但其中多數認為乳製品與糖分會讓夢更怪異或負面。
淺眠與易醒頻率增加惡夢發生率
主要作者尼爾森博士(Tore Nielsen)表示,這項發現不僅提供「乳製品讓人做惡夢」這類流行說法科學上的解釋,也建議有食物敏感或腸胃問題者調整飲食,有助改善惡夢與睡眠障礙。夜間反覆惡夢會影響睡眠結構,甚至讓人產生對睡眠的焦慮與迴避,進一步損害健康與生活品質。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Micha HNBS (CC BY 4.0)
圖片來源:journa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CC BY 4.0)
參考論文:
1、More dreams of the rarebit fiend: food sensitivity and dietary correlates of sleep and dreamingjourna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延伸閱讀:
1、科學家發現「夢境」可能「預測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