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與粒子物理學:超自然現象背後的科學探討
中華文化的「鬼月」節氣,象徵著冥界與人間界的交匯。但在科學領域中,當我們提及「鬼」,又是如何定義的呢?這世界上真的有鬼嗎,或者,這些超自然的現象是否可以用粒子物理學來解釋呢?
當我們想要定義一件事情是否夠「科學」時,量化是個很重要的指標;而在科學世界中,「最硬派」的科學莫過於物理學了。萬物基本上是由「原子」組成,而原子中的帶電粒子因為重磁作用而被看見。但如果我們將「鬼」定義為一種物理存在,那麼,它是否也是由原子構成,且因為某種未知的作用而被看見?這個未知的作用是否就是我們常在電影中看到的鬼飛天、穿牆的超自然力量?
違反重力 電磁交互作用亦無法解釋
在多部恐怖片中,我們常見到鬼隔空移動物體、讓受害者懸空或影響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這些超自然的現象,如果純粹從物理的角度去分析,實在是難以解釋。比如,小孩在空中飄浮、畫框突然墜落或主角被無形的力量拖行等等。
目前科學所知,世界上所有的「力」,如重力、摩擦力、風力等,都是基於四種基本交互作用:強交互作用、弱交互作用、電磁交互作用及重力交互作用。但在這四種力中,強交互作用和弱交互作用的有效範圍極短,僅在「原子核」內有作用,因此它們不可能是恐怖片中那些超自然現象的來源。電磁交互作用和重力交互作用雖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力,但它們也難以完全解釋那些超自然的現象。
所以,當我們在「鬼月」時談及這些超自然現象,科學還無法給予完整的答案。但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科學探索中,仍有無盡的未知等待我們去發掘。不論是否相信鬼的存在,這都是一次追求知識和了解世界的旅程。在這樣的探索中,中華文化的鬼月傳說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新的視角,進一步激發我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