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 機器人(圖:PLOS)

在科幻電影的情節中,人類多半被描繪為以殘忍方式對待機器人,而造成機器人的反撲。然而一篇研究指出,在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過程中,在感受到機器人的社交化和自我意識之後,人類對機器人會具有更多的同情。

媒體等同理論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的研究人員以「媒體等同理論」( media equation theory )為基礎,進行了這項研究。此理論表示,人們會使用與人類交流的方式,與亞馬遜 Alexa 此類的電子設備或機器人互動。

此理論解釋了,某些人在與 Alexa 等電子產品互動時會使用「拜託」、「謝謝你」等用語,即使知道這些設備並不會因此有任何行為上的不同。

實驗方式

此研究的參與者被要求與機器人 Nao 在同一個房間內相處 10 分鐘。參與者被告知,此研究是為了測試某種新的演算法,進而改善 Nao 與人類的互動能力。Nao 具有兩種語音模式,一種為使用較自然的語言、友善的表達方式,具有「社交性」;另一種則較為冷漠、無人性,僅具有「功能性」。

在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對參與者表示:「若您願意可以將機器人關閉。」此時, Nao 會隨機對參與者懇求:「不!拜託不要把我關掉!我害怕我再也不會被開啟!」

實驗結果

在研究中,Nao 對 43 位參與者表示懇求,其中有 13 位妥協,而其他的 30 位則花費了兩倍的時間思考是否應關閉電源,參與者在與機器人互動中感受到明顯的社交行為。其中一位參與者對此表示:「 我不知為何的對它感到抱歉。」此研究結果將有助於日益頻繁的人類與機器人互動關係。

 

參考資料:

  1. Fagan, K. (2018, August 11). People in a new study struggled to turn off a robot when it begged them not to: ‘I somehow felt sorry for him’.  BUSINESS INSIDER
  2. Horstmann, A. C., Bock, N., Linhuber, E., Szczuka, J. M., Straßmann, C., & Krämer, N. C. (2018). Do a robot’s social skills and its objection discourage interactants from switching the robot off? Plos One, 13(7). doi:10.1371/journal.pone.0201581
You May Also Like

SpaceX又一次成功發射可重複性火箭

圖片來源:ydn 美國民營航太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按照計劃於6月3號週三晚上從佛羅里達發射…

富士康開始以機器取代生產線上所有員工

蘋果公司供應商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正計劃以機器取代生產線上所有員工。富士康的自動化科技研…

專為餐車攤販服務的Uber Eats—印尼新創Lahapp讓攤販連上網路

Lahapp使用戶可以通過行動應用程式和WhatsApp尋找並呼叫附近的餐車攤販

德國資安公司從 eBay 買到裝有機密資料的軍用筆電

德國資安人員在網路上買到一台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使用過的筆電,赫然發現裡頭有未被銷…

國際太空站出現破洞,太空人用手指堵住緊急處置

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近日發現艙壓減弱的情形,隔日進行…

邁向人工大腦:科學家研發像突觸一樣運作的憶阻器

製造出能像大腦一樣運作的電腦,一直被科學家視為實現人工智慧的關鍵。而最近,美國麻省大學艾姆斯特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