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組的太空電梯概念圖。(圖:Obayashi Corp.)

以一條極長的纜繩蔓延至太空中,將貨運、太空人運送至國際太空站,甚至是月球,這是太空電梯(space elevator)的夢想藍圖。在奈米科技逐漸進步的 21 世紀,此夢想開始有望脫離科幻小說邁入現實世界。但目前仍有許多材料、工程上的問題需克服。

近日,日本靜岡大學(Shizuoka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計劃將在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進行全球首個太空電梯實驗,希望能加速此領域的研究進展。

實驗計畫

研究團隊計劃從日本的種子島宇宙中心(Tanegashima Space Center),將實驗用的兩個微型衛星發送至國際太空站。

兩個方形的微型衛星邊長皆為 10 公分,並以 10 公尺的鋼纜連接在一起。而纜繩上將會裝置上模仿太空電梯的容器,並以馬達驅動。兩端微型衛星上的相機,將會記錄下此容器在太空中以纜繩為軌道的動態,以進行後續的研究。

太空電梯

此研究計劃的主要承包商,大林組(Obayashi Corp.)也正在進行自己的太空電梯計畫,希望能在 2050 年前實現太空電梯的建設。

其太空電梯的設計概念為六個橢圓的載具,每個長 18 公尺、直徑 7.2 公尺,能乘載 30 個人。並在海上建設纜繩的基地,往上延伸 3 萬 6 千公里至太空。載具將使用電動滑輪(electric motor pulley),以時速 200 公里的速度,在八天後到達太空站。

未來發展

一般而言,以火箭運送貨物至國際太空站的花費約每公斤 2 萬 2 千美金(約 68 萬新台幣,17 萬港幣),而太空電梯預估每公斤僅需 200 美金(約 6,170 台幣,1,570 港幣)。因此未來若能實現此願景,將有助於人類在太空探索上的發展。

但在實施上仍存在許多待克服的重大問題,包括纜繩的強度需足以承受在軌道上運轉而不斷裂,且還需抵禦來自宇宙的高能射線,以避免降低纜繩的使用壽命。雖然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被認為能夠勝任此任務,但目前尚未有大規模生產並維持其品質的製程方法。

 

參考資料:

  1. Next stop space: Researchers to carry out ‘cosmic elevator’ experiment – The Mainichi. (2018, August 26). The Mainichi
  2. Chong, Z. (2018, September 03). Japan to conduct first test as part of space elevator project. CNET
You May Also Like

Google表示外國駭客已鎖定2020美國總統競選活動

據報導,Google 網絡安全研究人員稱有許多組外國駭客已經接受了培訓,試圖影響2020 年底的美國…

搶印尼「先買後付」市場,FinTech新創Fairbanc 獲百萬美元投資

印度尼西亞的行動貸款和支付平台 Fairbanc 於近日宣布,它已在 Pre-A 輪投資中獲得了「七位數美元」的投資。Fairbanc 成立於 2019 年,旨在幫助零售店主輕鬆獲得信貸。它為零售店主提供營運資金信貸,無需任何貸款申請或智慧手機,並允許商家提供「先買後付」商品。

首例!沙烏地阿拉伯授予機器人公民身份

沙烏地阿拉伯授予機器人成為該國公民,此一舉措是為了推動沙國成為發展人工智慧的國家。但諷刺的是,許多在…

全球首條電動車充電公路於瑞典正式啟用

瑞典上月啟用了世上首條可在移動時充電的公路,這段 2 公里長的測試路段位於首都斯德哥摩爾( Stoc…

美國軍方利用高空氣球,在美國各地進行大範圍監控測試

根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簡稱 F…

20大零售電商品牌拼自救,攜手聯合發放7.2億振興劵!

振興三倍券讓只占整體零售業不到7%的電子商務產業雪上加霜 今天(7/15) 振興三倍券正式上路,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