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瞻

美國大學新鮮人失業率創十年新高,AI與經濟動盪成主因

美國大學新鮮人正面臨近十年最嚴峻的就業危機。根據官方數據,2025年美國新近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高達5.8%,創下自2013年11月以來新高(不含疫情封鎖的15個月),且明顯高於全體失業率(約3.5%至4%)。這種新鮮人失業率長期高於整體就業市場的情況,極為罕見。

根據人資公司 Gusto 統計,2025年針對新鮮人的招聘較去年大減16%,顯示畢業即失業的困境日益嚴重。專家分析,造成此現象的主因包括疫情後的企業調整、經濟不確定性(特別是川普總統新政下政策搖擺),以及 AI 技術逐步取代傳統初階職務,尤以科技、金融、商業資訊等新鮮人高度集中的行業首當其衝。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 Matthew Martin 指出,專業職(white collar)本來較不受景氣循環波動影響,如今卻大幅萎縮,顯示結構性轉變。他在研究中發現,2021年至今,專業與商業服務領域的職缺已減少超過四成,科技業影響最大。而 AI 自動化的推進,讓許多「入門職缺」的需求大幅縮減。

川普在貿稅政策劇烈變動+ AI自動化推進

圖表顯示,美國新近大學畢業生(Recent graduates)的失業率長期高於整體勞動人口(All workers),並且在景氣衰退或重大危機(如2008年金融海嘯、2020年疫情)時失業率差距會擴大。2022年後新鮮人失業率再次拉開與總體失業率的距離,顯示畢業生面臨的就業挑戰正在惡化,與過去30年相比,目前新鮮人失業率正處於2013年以來新高點,凸顯學貸壓力、產業轉型、與宏觀經濟不穩對年輕世代的衝擊。圖片來源:Feceral Reserve of NewYork

EY-Parthenon 首席經濟學家 Gregory Daco 補充,除了科技產業凍結招募,川普政府在貿易、稅制等重大政策的劇烈變動,讓企業更傾向於暫緩或凍結新進人員的錄用,進一步惡化了年輕人求職環境。

美國大學學費世界最高,每年平均超過2.7萬美元。根據教育數據,2020年有36.3%大學生申請聯邦學生貸款,畢業生平均背負約3萬美元的學貸。新鮮人畢業即負債、找不到正職工作,只能兼職打工、延遲自立門檻。畢業生 Katie Bremer(環境科學與公衛雙學位)坦言:「我覺得自己一直在工作,收入還是不夠支應所有開銷。」

專家預估,就業市場短期難以好轉,部分學生將被迫調整志願或主修。「情勢恐怕還會更糟,」Martin表示,「要回到過去的榮景,還得一段時間。」

越來越多美國年輕人質疑:在高學費、高負債、低就業的環境下,自己的世代究竟該如何生存下去?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PHYS.org (CC BY 4.0

圖片來源:Feceral Reserve of NewYork  (CC BY 4.0

參考出處:
1、‘Into a void’: Young US college graduates face employment crisis

延伸閱讀:
1、說故事的科學:找到人生意義與職場成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