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瞻
-
MIT 科學家設計了一個可以漂浮過月球表面的「飛碟狀」探測器
研究人員想出了一個輕型、飛碟型態的探測器,可以飄浮過月球表面、以及其他沒有空氣的星體表面,例如小行星。 動力來源 這台「飛碟」會藉由電場來驅動,而此電場是由於直接暴露至太陽及其周圍的電漿而建立起來的。在缺乏大氣之下,接觸...
-
研究人員發現,海嘯的磁場能夠在海平面上升前被偵測到,能爭取至少一分鐘以上
當提到海嘯警報時,分秒必爭,而科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一個警告訊號,可以在比海平面上升更早之前偵測到:此警告訊號即是由這些巨大波浪所產生的磁場。雖然這個差異可能僅有一分鐘到兩分鐘,還是可以拯救生命。在未來,磁場資料可以併至海嘯...
-
7家台灣新創搶下CES大獎,聚焦軟硬整合
導體、太空與通訊應用,及23家數位科技。其中有7家新創搶下CES大獎,展現台灣科技實力。
-
台灣聲音新創 SoundOn 海外用戶突破5成,將帶創作者打入日韓、美國與中東市場
SoundOn集團新辦公室於22日開幕,整合原SoundOn與Goodnight團隊正式進駐,並宣布全球合併用戶突破1100萬人大關,其中海外用戶已超過5成,年營收成長更高達70%!SoundOn表示,目前在日韓、美國、...
-
美國科學家終於達成:核融合反應產生的能量超過其燃料所吸收的能量
在尋求核融合能源的挑戰中,科學家們已突破一項重大的里程碑。第一次,一核融合反應達到了放出 1.3 百萬焦耳(megajoule,MJ)的紀錄,且這也是第一次,這個能量超過了用來觸發反應的燃料所吸收的能量。 重大突破 雖然...
-
韓國最先進的核融合反應器最近剛打破自身紀錄,能維持高溫電漿達半分鐘
在韓國超導托卡馬克進階研究(Korea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Advanced Research,KSTAR)核融合裝置打破一項核融合紀錄的僅僅一年後,它又再次打破了自己紀錄。這一次,是將一億度...
-
遊戲技術堆疊了元宇宙的互動性—虛擬演唱會
虛擬演唱會Astronomical 近日的文策院 TCCF 國際趨勢論壇活動,如火如荼地討論到熱門的元宇宙話題,如【請登入元宇宙:創意內容產業新浪潮】及【迎接元宇宙:台灣創意內容與科技產業大合擊】兩項論壇主題(可於Yo...
-
紐西蘭新創公司建構出「數字人」!將成為元宇宙的角色
「元宇宙」沒有任何限制 「元宇宙」一詞來自於美國科幻小說家尼爾史蒂文森 (Neal Stephenson)的第三本小說《潰雪》,這本小說出版於1992年,是尼爾史蒂文森 (Neal Stephenson)被譽為寫的最好的...
-
比特幣破6萬元大關!加密資產投資平台Coinomo獲祥峰投資、雷蛇投資
Coinomo是鎖定東南亞和台灣的加密資產投資平台,宣佈服務高資產客戶的產品OMO Finance正式上線。在收購台灣FinTech新創Dapp Pocket產品、發佈行動應用Coinomo的6個月後,OMO Finan...
-
澳洲化學工程師可能找到完美的材料,來製作不會破裂的手機螢幕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科技改善得很迅速,給了我們更長的電池壽命、更佳的表現、以及更好的相機能力,但是它們仍然有著,在撞到及掉落後,容易破裂的螢幕。 有潛力的材料 在研發可提供頂尖品質的亮度、清晰度、優秀的強度,且能夠裝置到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