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人類發明了尖石頭,而是尖石頭「找上門」?新研究提出石器起源新假說
早期人類並非從「敲石造刃」起家,而是從撿現成的尖銳石頭開始演化?美國克里夫蘭自然史博物館團隊在《Archaeometry》期刊提出嶄新假說:我們的祖先可能是在無意間接觸到天然裂解的「尖石器(naturaliths)」後,才逐步發展出製石技術。
研究人員發現,在非洲草原、阿曼沙漠甚至南極等地,都有大量經過自然撞擊、熱裂或水流沖蝕形成的尖銳石頭,既方便握持又足以割切。團隊認為,這些自然形成的石器比考古界過去認知的更為普遍,且早於人類真正「打製工具」的時期。
「不需要某位原人天才突然發明敲石頭,只要某天踩到一塊尖石、劃破腳,或用它順利切開動物筋肉,便可能開啟持續數千年的使用歷程。」研究主持人 Metin Eren 教授指出。
過去考古學家普遍認為,打製石器的行為開啟了人類對二級工具的使用,也即用工具製造工具,這被視為區別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關鍵。若自然石器的使用時間遠早於人工製作,等於大幅提前了「技術覺醒」的時間點。
開啟人類對二級工具的使用
研究也發現,許多早期處理動物殘骸的遺址,都位於尖石豐富區域附近,這可能代表人類先是利用自然環境提供的資源,之後才在資源枯竭或需求增加的驅動下,學會自行打造尖石。
團隊建議未來應積極尋找距今 300 萬至 600 萬年前的自然石器使用證據,進一步釐清人類製石技術的真正起點。這項假說也對「科技進步來自少數天才」的傳統觀念提出挑戰,強調環境資源與集體智慧對人類文化演化的重要性。
相關發現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科技考古學》。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Eren et al., Archaeometry (CC BY 4.0)
圖片來源:Eren et al., Archaeometry 2025(CC BY 4.0)
參考論文:
What can lithics tell us about hominin technology’s ‘primordial soup’? An origin of stone knapping via the emulation of Mother NatureArchaeometry
延伸閱讀:
1、獵人「高高在上」更厲害?研究揭示新石器時代的狩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