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產檢時醫生用詞恐左右父母看法與孩子發展

懷孕期間的超音波檢查不僅是醫療程序,也是塑造父母對未出生嬰兒認知的重要時刻。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及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指出,醫療人員於產檢中使用的語言,可能影響父母對胎兒的性格想像,進而對親子關係及孩童後續發展產生長遠影響。

該研究發表於《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由范德堡大學副教授Kathryn L. Humphreys帶領。團隊首先訪談320名孕婦,請她們以五個形容詞描述胎兒性格,並記錄詞語是否來自產檢醫護。追蹤其中173位母親於嬰兒18個月大時,評估孩童情緒與行為。結果發現,來自產檢醫護的負面描述幾乎是其他來源的三倍,而被負面描述的孩子在幼兒期出現較多情緒及行為困難。

為確認醫護用語是否為因果因素,研究團隊進行第二項實驗,讓161位參與者觀看超音波影片,隨機聆聽三種不同的重掃解釋:「胎兒問題」、「技術因素」或「增進親子關係機會」。聽到「胎兒問題」解釋者使用負面形容詞的可能性是強調親子關係者的23倍。

應避免使用負面人格化語言

一名準媽媽正在接受超音波檢查。研究團隊發現,醫護人員在這類產檢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可能影響父母對胎兒性格的看法,並對孩子未來的發展產生潛在長期影響。(圖片來源/Nejron Photo)

研究強調,產檢醫護的言詞雖非刻意,但能形塑父母對胎兒的心理建構,建議醫療人員避免使用負面人格化語言,如「固執」、「不合作」等,應著重程序技術說明或親子連結的正向表述。此舉可促進健康親子互動,減少負面影響。

Humphreys教授表示,未來團隊將擴大樣本,納入父親觀點,並與超音波技師合作推廣支持性溝通技巧,期盼為產前照護建立新指引,促進兒童發展與親子關係健康。長期追蹤研究也將揭示早期產檢語言如何影響孩童成長與家庭互動。

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通訊心理學》。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延伸閱讀:
1、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Rawpixel.com Resource ID: #456883677 (CC BY 4.0

圖片來源:Nejron Photo(CC BY 4.0

參考論文:
1、Evidence that prenatal care visit experiences influence perceptions of the child

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 

延伸閱讀:
1、「產前遺傳診斷」補助免申請!及早了解遺傳風險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