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百態,  世界綜合

甜蜜協作?哈扎人與響蜜鴷的真實互動,遠非童話般的共生關係

在坦桑尼亞北部薩凡納的樹木繁茂地帶,哈扎人與一種名為「響蜜鴷(Honeyguide Bird)」的黑白小鳥,展開了一段千年來的罕見合作。哈扎人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獵採民族之一,他們主要依靠野生食物生存,其中蜂蜜是他們最愛的食物。響蜜鴷擅長定位蜂巢,這對食蜜為主的哈扎人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當哈扎人想要尋找蜂蜜時,他們會發出特定的口哨聲和呼喊。如果附近有響蜜鴷,牠會飛到營地,發出叫聲並攤開羽毛。隨後,哈扎人拿起斧頭和火把,跟隨響蜜鴷直到找到蜂巢,使用煙熏的方式驅趕蜜蜂並收集蜂蜜。

然而,這段合作並非如外界想像的那樣均衡。耶魯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助理教授Brian Wood在他的研究中發現,儘管響蜜鴷在尋找蜂巢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哈扎人並不保證會給予鳥兒任何報酬。相反,他們會刻意銷毀響蜜鴷可能食用的蜂蠟和幼蟲,以確保鳥兒在尋找下一個蜂巢時不會因飽腹而變得懶散。

刻意銷毀多餘蜂蜜 保持蜜鳥飢餓

哈扎族男子收集他的蜂蜜收成,並燃燒多餘的蜂巢。 (照片:Brian Wood)

這一發現顯示,所謂的互利共生實際上更接近於「人類對鳥類的操控」。哈扎人的解釋是,他們不希望響蜜鴷吃得太飽,因為這會妨礙牠們第二天的工作。Wood對這種行為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個更加複雜的互動關係,他稱之為「操控」,即一方行為的改變對另一方有益但成本很低。

這種關係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它打破了人們對自然互動的傳統認知,還在於它反映了哈扎人生活的壓力。在這個社會中,一個人的下一餐可能依賴於保持鳥類的飢餓感,因此不餵食響蜜鴷在哈扎人看來是必要的。

Wood的研究不僅在學術界引起了重視,還對外界對哈扎人和響蜜鴷關係的誤解提出了挑戰。他的研究顯示,媒體和文化作品中對這種關係的浪漫化描述往往忽略了更為複雜和實際的生態動力。這一發現提醒我們,自然界的故事並非總是像童話那樣完美,真實的自然互動往往更加多元和動態,充滿了未被細致描繪的細節和陰影。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 Brian Wood By4.0

圖片來源: Brian Wood cc By4.0

參考出處:
1.The Surprisingly Sticky Tale of the Hadza and the Honeyguide Bird.Atlas Obscura

延伸閱讀:

.交流的藝術:黃蜂引路鳥與非洲蜂蜜獵人揭開自然界獨特「合作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