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造雞肉烹調的炸雞柳(圖:Memphis Meats)

食品科技公司「孟菲斯肉類」(Memphis Meat)去年利用牛隻幹細胞製造出人造牛肉,並邀請嘉賓試吃,掀起了民眾對人造肉的興趣。上月,孟菲斯肉類公司再次舉行了一次試吃活動,但這一次試吃的並非人造牛排,而是世界上首批人造雞肉和鴨肉。

在試吃活動中,孟菲斯公司的廚師將人造雞肉和鴨肉分別煮成外脆內嫰的炸雞柳和法式橙汁鴨胸。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受訪的試吃者表示人造炸雞與普通雞肉味道完全一模一樣,且口感相同。

實驗室雞肉

孟菲斯肉類公司聲稱,他們是全球首間成功培育人造雞肉及鴨肉的公司。孟菲斯公司的科學家 Eric Schulze 解釋:「我們首先挑選優質的雞隻,然後採集它們的細胞。我們把細胞放置在一個適合生長的環境中,提供足夠的水分、維他命、礦物、蛋白質及糖分,然後讓細胞生長。」

Schulze 透露,在四至六個星期內,細胞便變成一塊生雞柳。所以製造人造肉所需的時間與現代肉業中養育雞隻的時間相近。

為何選擇製造雞肉及鴨肉?孟菲斯肉類的執行長 Uma Valeti 在一份聲明中解釋,家禽是世界各地多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但傳統的家禽養殖手法對於環境抑或公眾健康都有負面的影響,所以便希望提供一個更安全、人道及環保的供應方法。

法式橙汁鴨胸(圖:Memphis Meats)

可持續肉類

多年來,肉品加工業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變得愈來愈明顯。根據世界觀察研究所的報告,全球 51% 的溫室氣體都是由飼養家畜所產生的。

如我們開始轉向食用人造肉類,我們將能節省飼料、清水以及處理牲畜廢物時所需的資源。相比起飼養家畜,整個人造肉的製作過程將減少高達 90%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而且亦能減少所需的土地和水資源。

但現時人造肉最大的障礎,除了公眾對實驗室雞肉及牛肉的成見以及抗拒外,還包括其昂貴的製作成本。孟菲斯肉類第一次製作出人造肉丸的費用便已經高達每磅 18,000 美元。雖然事隔一年,該公司的人造雞肉價格已下降至每磅 9,000 美元,但人造肉仍然價值不菲。

孟菲斯肉類表示,透過降低材料的成本及開始大規模生產,公司將可繼續減低人造肉的價格。該公司計劃於 2021 年將人造牛肉及家禽產品推出市場。

人造肉的出現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解決食物來源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方案,可是人造肉能夠在市場上普及化並代替舊有的畜牧方式之前,仍有大量難題有待解決。

You May Also Like

美國環境科學家發現可以將河流中危險的戴奧辛進行處理的新型細菌

根據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科學家表示,一種可以幫忙處理帕塞伊克河(…

人類的雙手已污染了整個地球環境,全球塑料污染問題已接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

「不可逆的污染物」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宣布一項消息警告全球塑料污染問題已接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在《科學…

歐盟全面禁用傳統鹵素燈泡,改用 LED 燈泡更節能

傳統的鹵素燈泡(halogen lightbulbs)在市場已銷售近 60 年,不過 2018 年 …

新的研究表明,早期人類可能在樹梢上就學會了走路

雙足運動——用兩條腿直立行走——是人類的一個決定性特徵,被認為是在我們古代親戚中發展起來的,因為他們…

三星發佈新型電動車電池,續航里程達到 600 公里

在 2017 年法蘭克福車展上(IAA Cars 2017),三星(Samsung)電池研發部門展示…

登山指點迷津就看健行筆記,教你如何上手登山APP

台灣是一個擁有許多山的島嶼,總共有著268座海拔3000米(9800英尺)以上的高峰,在這個3.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