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綜合,  永續環境

丹麥自然現象反常:植物競爭行為顛覆理論預測

在丹麥的草地和牧場上,自然界的行為正讓科學家感到困惑。傳統的生態理論和經驗告訴我們,這些地方的植物應該傾向於散播較重的種子,但實際上正好相反。如果草地和草原被放任自然生長,同時不受人類干擾或放牧動物的影響,自然界會慢慢開始發生改變。

通常,雜草在有牛羊等動物放牧和踐踏土壤的干擾下生長得很好。因為,如果沒有這種干擾,雜草的生長就會遇到困難,其他植物就會開始取代它們的位置。植物間對陽光和肥沃土壤的競爭就會增加。

理論上,當植物間的競爭增強時,散播「重種子」並產生大而薄的葉片的植物通常會占上風。但現實並非如此。至少在丹麥的自然界並非如此,這讓來自奧胡斯大學生態科學部門的Christian Frølund Damgaard教授感到困惑。

「重種子在爭奪資源的環境中具有競爭優勢。重種子含有大量的『便當盒(lunch box)』,可以在陰影中生存一段時間。而另一方面,輕種子則會更快死亡。而薄葉片則具有競爭優勢,因為植物可以在不消耗大量能量的情況下用新葉片替換舊葉片。新葉片會處於更好的位置吸收陽光。」

然而,當Christian Frølund Damgaard查看自然界的數據時,故事卻大相逕庭。「隨著這些區域的競爭加劇,種子大小應該會增加,葉片應該會變得更薄。但發生的情況卻是相反的,我簡直無法理解原因。」

研究中包括了對丹麥236個自然區域的研究。Christian Frølund Damgaard是一名生物學家,但他主要使用統計和大數據集工作。正是這種方法讓他發現自然界並不像教科書預測的那樣行事。通過結合丹麥各地236個草地和牧場的8859個樣本數據,他開始看到一些明顯的趨勢:「雜草種類減少,但也沒有增加散播大種子和薄葉片的植物。」

雜草減少 理應增加大種子和薄葉片的植物

這幅圖展示了757種植物種子重量的分布情況。這些數據用於將植物按照種子大小分為不同的功能群:黃色表示輕種子,藍色表示中等種子,綠色表示重種子。(圖/《植物相》)

雜草物種正在減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區域的放牧減少了,也意味著散播重種子的植物應該增加——但實際上它們沒有。同樣,即使這應該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擁有薄葉片的植物也沒有增加。「這是一個謎。這裡發生了一些我們還不理解的事情。」

該研究報告基於在丹麥超過3萬5000個站點收集的25萬多條數據。Christian Frølund Damgaard解釋說:「我們對生態系統了解得太少了。它們極其複雜。自然界似乎變化得很慢,可能有很多原因造成這種情況。」

Christian Frølund Damgaard不認為自然界變化的原因只有一個。

「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氣候在變化。我們正在經歷更多降雨。生態位(niche)的數量在增加。這些區域可能正在經歷較少的放牧和接收較少的氮。所有這些都對物種組成的變化做出了貢獻。

但我們很可能能夠找到解釋植物行為方式的原因。這只需要進行一些操縱實驗來測試自然界行為的不同可能解釋,」他總結說。

相關研究刊登在《植物相》、《Ecological Informatics》以及《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SciTechDaily.com cc By4.0

圖片來源:Flora cc By4.0

參考論文:

1.Decline in large-seeded species in Danish grasslands over an eight-year periodFlora

延伸閱讀:

1.花粉揭露遷徙之謎 豐富的植物生命促使更新世人類定居於歐亞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