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滅絕恐龍後,螞蟻變身真菌農夫!
當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螞蟻竟成為了「真菌農夫」!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大約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全球性生態大變動,不但滅絕了恐龍,也改變了螞蟻的生活方式,讓牠們開始耕種真菌。
根據本周發表於《科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當白堊紀末期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日照中斷、全球植物大量滅絕的同時,真菌卻在豐富的腐敗植物上蓬勃生長。這段時期,螞蟻與真菌建立了共生關係,開始「種植」真菌來作為食物。這也是螞蟻真菌農業的開端。
有趣的是,螞蟻的「農業」歷史遠比人類農業古老得多。史密森學會的昆蟲學家泰德·舒爾茨(Ted Schultz)表示:「螞蟻從事農業的歷史已經有6600萬年之久,或許我們能從這些成功的『農民』身上學到一些東西。」
這項研究中,舒爾茨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475種真菌和276種螞蟻的基因數據,重建了詳細的演化樹,並發現螞蟻開始培育真菌的時間可追溯到6600萬年前,正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期。這場災難使得地球上半數的植物物種滅絕,但同時也為真菌創造了大量的生存空間,讓牠們在枯死的植物中迅速擴散。而螞蟻則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利用真菌作為食物,這種關係一直延續至今。
「高級農業」以割葉蟻為代表
在四種螞蟻的「農業系統」中,最先進的是「高級農業」,以著名的割葉蟻為代表。這些螞蟻會收集新鮮植物碎片餵養真菌,真菌則會產生特有的營養體——稱為「球囊體」,作為螞蟻的食物來源。割葉蟻的這種農業行為,支撐了其龐大而複雜的群體,甚至可以形成數百萬隻的巨大螞蟻群落。
研究還揭示,高級農業的出現大約發生在2700萬年前,當時氣候快速冷卻,南美洲的熱帶雨林被分割成更乾燥的灌木稀樹草原。螞蟻將真菌從濕潤的森林中帶入乾燥地區,將真菌隔離於其野生祖先的族群之外,讓這些真菌完全依賴螞蟻生存。這也正是今日割葉蟻農業系統的基礎。
舒爾茨博士表示:「螞蟻馴化真菌,就像人類馴化農作物一樣。而現在,我們可以確切地追溯高級農業的起源,了解這些螞蟻如何成為偉大的『農民』。」
這項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科學》。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圖片來源:Don Parsons (CC BY 4.0)
參考論文:
The coevolution of fungus-ant agriculture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