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綜合,  動物百態

西班牙海底發現全新「手風琴蟲」,可瞬間縮成五分之一長

一種全新物種的緞帶蟲(Nemertea)近日在西班牙西北部的 Ría de Arosa 河口被發現,牠在受到驚擾時會瞬間縮小至原體長的五分之一,並形成如同手風琴風箱般的環狀皺褶,因此被命名為「手風琴蠕蟲」——學名為 Pararosa vigarae。該研究由西班牙、關島與美國的科學家共同發表於《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

Pararosa vigarae 呈褐色至深綠色,體長約 110 至 250 毫米,寬約 3 至 4 毫米。這種掠食性無脊椎動物屬於緞帶蟲門,可利用毒液制服獵物。此次標本採集自約 30 公尺深的次潮間帶,科學家總共發現了六個個體,多棲息於岩石與貝殼下方。

傳統上,緞帶蟲的分類十分困難,因其外部特徵極少,內部解剖辨識又過於繁瑣。為突破此困境,研究團隊採用形態觀察結合 DNA 分析,選取 16S、18S、28S rRNA、COI 與 H3 等基因片段,確認該物種隸屬於 Lineidae 家族的獨特譜系。

最大伸展狀態可達60個環紋

圖中為以多基因序列(16S、18S、28S rRNA、COI 和 H3)推測出的緞帶蟲系統發生樹。紅點代表節點支持度(bootstrap 值),點越大表示可信度越高。右側照片展示多種實際標本,其中橘紅色蠕蟲為新發現的「手風琴蠕蟲」Pararosa vigarae,顯示其在 Lineidae 科中的演化位置。該研究結合形態與分子數據,有助於釐清緞帶蟲類的多樣性與分類。(圖/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影像分析顯示,即使完全伸展,這種蠕蟲仍可觀察到其體表的環狀溝紋,最大個體在伸展狀態下可達 60 個環紋。這些特徵為此物種命名「手風琴蠕蟲」提供了靈感。

目前全球已知緞帶蟲約 1,350 種,但科學家推測實際多樣性可能遠高於此。這項發現不僅擴展了對該門類的分類知識,也顯示結合形態與分子工具是加速發現與認識新物種的關鍵。研究團隊強調,這些鮮為人知的海洋蠕蟲或許在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值得更多探索與關注。

研究成果已刊登於《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CC BY 4.0

圖片來源: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CC BY 4.0

參考論文:
1、The accordion worm: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heteronemertean (Nemertea, Pilidiophora) from Galicia (Spain)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延伸閱讀:
1、深海珊瑚的隱藏超能力:能在海底製造「活性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