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皇帝卡利古拉其實懂醫藥?耶魯團隊重審古羅馬醫學傳奇
羅馬帝國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卡利古拉(Caligula),一向以殘暴與瘋狂著稱,然而根據耶魯大學最新跨領域研究,他可能同時具備醫學與藥草學的豐富知識。這項由耶魯大學古藥理學計畫(YAPP)主導的研究,結合民族植物學田野調查與古文獻剖析,針對蘇維托尼烏斯(Suetonius)在《十二凱撒傳》中關於卡利古拉的一則逸事提出全新解讀。
故事主角是一位元老院議員,為治療疾病請假前往希臘安提基拉(Antikyra)——古羅馬時代以生產藥用黑藜蘆(hellebore)著稱的溫泉小鎮。該議員在康復未果後,再次請求延長假期,卻被卡利古拉下令處決,並冷嘲「既然藜蘆沒治好,不如放血一試」。耶魯團隊指出,這段史料不僅反映卡利古拉的殘酷風格,更透露其對當時藥草療法與醫學知識的掌握。
研究發現,安提基拉雖是小鎮,卻在羅馬帝國中有「古代梅約診所」地位,富裕與權貴階層常遠道而來尋求當地特殊的藥用藜蘆療法。古代記載中,藜蘆可治癲癇、憂鬱與精神疾患,分為白藜蘆(治頭疾)與黑藜蘆(清腸胃)。然而,古人對藜蘆的定義並不一致,現今安提基拉藥草師所謂的「elleboro」實為不同植物。耶魯團隊田調發現,真正對應古籍描述的藜蘆,現今主要生長於海利孔山高地,當地實際產量有限,強化了「醫療觀光」而非大量生產藥草的定位。
雖瘋狂殘忍 但對毒藥與解藥特別關心
左圖(a):攝於現今希臘海利孔山坡上的草本接骨木實物,葉片狹長,聚生花序明顯,為現今田野調查中可見的樣貌。
右圖(b):來自公元六世紀《維也納藥典》(Vienna Dioscorides)的古典插圖,標註希臘文「χαμαιάκτη」,通常被認為即現今的草本接骨木。圖中葉片、花序與現實植物高度相符,顯示古今植物認知的一致與文獻傳承。圖/《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刊》
研究並引用哲學家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等文獻,證實卡利古拉對於貿易、航運、藥理等均有相當知識,且出於對父親日耳曼尼庫斯(Germanicus)疑遭毒殺的警覺,對毒藥與解藥特別關心。蘇維托尼烏斯筆下卡利古拉雖瘋狂殘忍,卻也展現出對當時醫學主流──包括藜蘆療法與放血治療──的高度熟悉。例如,他對未癒議員的「血放」建議,正呼應古羅馬醫學名著《醫學論集》(De Medicina)所載,視放血為藜蘆之外的另類療法。
這項發表於《歐洲科學與藝術院學報》的研究,不僅重構卡利古拉醫藥素養的新形象,也證明了跨領域結合文本考據與現代科學分析,能夠為古代史實帶來嶄新詮釋。研究團隊未來將進一步分析田調取得的藜蘆標本成分,驗證其古代醫療功效,藉此對古羅馬醫藥史及現代植物藥理學建立更多連結。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Unsplash/CC0 Public Domain (CC BY 4.0)
圖片來源: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CC BY 4.0)
參考論文:
1、Antikyran hellebore in the time of Caligula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延伸閱讀:
1、「黑吃黑?!」 醫學突破將「茲卡病毒」轉變為「腦癌」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