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行為解碼

「直男癌末期」?科學家發現 帶有雙性戀基因的直男,生育更多孩子

「直男」這一名詞,通常不會在你上「基因演化多樣性」的課程上出現過,但是科學家們最近有了一項新發現,讓這個詞條有了不同的樣貌。根據最新的研究,有一些基因變異與人類的雙性戀行為相關聯,而且這些標記在直男身上可能和冒險精神及較高的生育率有關。

密歇根大學的Jianzhi “George” Zhang教授和他的團隊,使用來自超過45萬名歐洲後裔的數據,對這一長期遺傳學項目進行了探索。他們發現,那些標記為雙性戀行為(bisexual behavior,BSB)相關等位基因的直男,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後代。

「這些基因變異可能會讓人在生育上有優勢,這也解釋了為何這些基因能在自然選擇中持續下來,並且未來可能還會繼續保持。」Zhang教授在研究中這樣寫道。

研究還指出,那些自認為愛冒險的男士們往往有更多孩子,並且更可能攜帶BSB相關等位基因。這是否意味著冒險行為可能包括更多,保護無性行為的伴侶,這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雙性戀更具冒險性格 40%由基因影響

在英國生物銀行關於同性性行為的描述性統計資料中:(A)報告至少有過一次同性性伴侶的參與者百分比,隨著參與者出生年份的增加而上升。(B)在那些報告至少有過一次同性伴侶的參與者中,擁有更高比例同性伴侶的人(x軸),其生育的劣勢更大(根據出生年調整後的孩子數量更少)(y軸)。垂直條表示95%的信賴區間。簡單來說,隨著時間推移,報告有過同性性行為的人數逐漸增多,但那些有較多同性性伴侶的人所生育的孩子數量相對較少。(圖/《Science》)

但同時,研究發現僅有同性戀行為相關的等位基因(eSSB)的直男生育孩子的數量較少,這似乎表明這些特質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

Zhang教授感慨說:「自然界真是複雜,一個基因能影響多種特徵,這種現象稱為『多效性』。在這裡,我們談論的是三種特徵:孩子的數量、冒險精神和雙性戀行為,它們似乎都有一些共同的基因基礎。」

隨著社會開放度的提高,人們報告的雙性戀和同性戀行為的比例已經持續上升了數十年。研究者們估計,一個人是否有雙性戀行為大約有40%由基因影響,60%由環境影響。

Zhang教授強調說:「我們的研究成果是為了豐富和更好地理解人類性行為的多樣性,絕不是用來支持或認可基於性行為的歧視。」

這項研究已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或許未來這些發現還會有更多有趣的應用。下一次當你聽到有人說「基因決定一切」時,不妨回答他:「但這些基因可能比你想象的還要複雜有趣。」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怡人傳播有限公司 cc By4.0

圖片來源:Science cc By4.0

參考論文:

1.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Science

延伸閱讀:

1.雄性獼猴的同性行為有助提升繁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