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飲食陷阱:揭開日常美食如何成為「關節炎」的隱形製造商

科學家揭示了一種普通食品成分可能導致關節炎的新發現:它就是色氨酸。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腸道細菌如何將飲食中的色氨酸轉化為一種炎症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關節炎。他們的研究提示,通過操縱腸道細菌改變色氨酸的處理過程,可能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相關病症提供了一條治療途徑。

「色氨酸」是一種對我們生存必需的氨基酸,存在於許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包括肉類、魚類、乳製品以及某些種子和堅果中。它在體內有諸多用途,包括幫助生產蛋白質、肌肉、酶和神經傳遞物質——神經系統的化學信使。我們的身體不會自行製造色氨酸;我們需要通過飲食攝入。

然而,科羅拉多大學的醫學部教員發現,腸道細菌能將飲食中的色氨酸代謝成一種引發炎症的化學物質,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對關節炎的易感性增加。

色氨酸轉換成吲哚 恐激發關節炎

腸道細菌將我們飲食中的色氨酸轉換成吲哚,可能激發關節炎,因為它能增加體內的炎症反應和自體免疫活動。(圖/《臨床調查雜誌》)

色氨酸通常被認為是土耳其感恩節大餐後令人昏昏欲睡的成分。但研究人員說,雖然色氨酸在幫助調節睡眠周期中發揮著作用,但火雞中的色氨酸量可能不是導致飯後昏昏欲睡的重要原因。

庫恩和她的同事們致力於研究一種通常在體內發揮積極作用的物質是如何被轉化為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炎症性疾病的途徑。類風濕性關節炎影響了約1%的人口,可能導致手腳腫脹和關節畸形。

「我們發現,衰老的色素細胞會產生大量一種特定的信號分子——骨鈣素,它會促使通常處於休眠狀態且微小的毛囊激活幹細胞,從而生長出長而粗的頭髮,」庫恩博士說。研究表明,衰老細胞通常被認為對再生有害,並被認為是推動衰老過程的因素,但我們的研究清楚地表明,細胞衰老對毛囊幹細胞也有正面的影響。

研究團隊還包括來自美國、中國、法國、德國、韓國、日本和台灣的醫療專業人員和學者。

「除了骨鈣素和CD44外,我們正在更深入地研究毛發皮膚痣中存在的其他分子及其誘導頭髮生長的能力。我們的持續研究很可能會發現其他強效激活劑,」普利庫斯說。

這項研究已於二月份發表在《臨床調查雜誌》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SciTechDaily.com cc By4.0

圖片來源: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cc By4.0

參考論文:

1.Microbiota-dependent indole production stimulate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in mice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延伸閱讀:

1.葡萄糖胺是什麼?關節退化吃了就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