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解碼

富人更愛偷竊?研究揭示富裕人群的扒竊行為

一般認為,偷竊是貧窮和需要的行為,但最近的研究顯示,事實可能恰恰相反。根據《美國心理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年收入7萬美元的人扒竊的次數比年收入2萬美元的人多出30%。這意味著富裕人士實際上比貧窮人更有可能從事偷竊行為。

這種行為背後的動機並非經濟需要,而是更深層次的心理和社會因素。心理學家Terrence Shulman解釋說:「偷竊只是問題的表面,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未解決的心理創傷和壓抑的記憶。」他認為這些行為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偷竊成為了他們的心理逃避。

另一位心理學家Jon Grant則將扒竊視為一種成癮行為,他說:「我治療的人真的很討厭他們的偷竊行為。他們偷竊後會感到巨大的內疚和自責。」

有錢人認為自己應當有更多權利與享受

2018年全美零售聯合會的一項研究估計,有關於「退貨欺詐」的成本高達驚人的184億美元。(圖/Anna Haifisch)

從社會層面來看,富人可能因為感到自己有權利和自利,從而破壞了他們的道德指南針。與此相對,低收入人群由於更投入於自己的社區並害怕公開羞辱,因此較少從事這類行為。

研究還發現,富人更有可能在各種情況下作弊和偷竊。例如,在一項關於豪華車駕駛員行為的實驗中,這些駕駛員不太可能遵守交通規則。而另一項「糖果實驗」中則觀察到,富裕人群從供兒童的瓶子中取走的糖果量是普通人的兩倍。這些實驗表明,富裕階層可能因為感覺自己有特權,而更易於違反規則。

這些發現不僅挑戰了我們對社會規範和道德行為的看法,也提醒我們即使是富裕階層也可能會走上違法的道路。在探索這些行為的根源時,我們需要考慮到個人的心理狀態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DALL.E

圖片來源:Anna Haifisch cc By4.0

參考論文:

1.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Shoplif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 (NESARC)lAm J Psychiatry

延伸閱讀:

1.美一名嫌犯用迪士尼樂園員工身上偷來的ipad在園區任意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