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宇宙

Lucy 太空船即將接近第二顆小行星,為木星特洛伊任務演練

NASA 的 Lucy 太空船正接近它的第二次小行星近距離掠過目標──主帶小行星 Donaldjohanson,預計於台灣時間 4 月 21 日凌晨 1:51 最接近,距離僅960 公里。這次飛掠不只是一次觀測任務,更是為未來十年木星特洛伊小行星探測主任務的全面演練。

Donaldjohanson 是一顆因 1.5 億年前的碰撞事件所產生的碎片,也是迄今太空船拜訪過的最年輕主帶小行星之一。此次飛掠將是 Lucy 繼 2023 年 11 月掠過主帶小行星 Dinkinesh 及其衛星 Selam 後的第二次近距離小行星觀測。相較於 Dinkinesh,這次將採用更複雜的觀測序列,模擬未來特洛伊小行星任務的實際作業情境。

在最接近前 30 分鐘,Lucy 將進入「終端追蹤模式」,自動旋轉追蹤目標,並使用三項主要科學儀器──高解析黑白照相機 L’LORRI、彩色與紅外成像光譜儀 L’Ralph、與遠紅外光譜儀 L’TES──進行同步觀測。不過在最接近前 40 秒,為避免強烈太陽光損壞儀器,Lucy 將短暫中止追蹤。

唯一注意的是需面對棘手光照

NASA 的 Lucy 太空船將於 2025 年 4 月 20 日掠過小行星 52246 Donaldjohanson,這顆富含碳、直徑約 4 公里的小行星,是 1.5 億年前碰撞事件的產物。它以發現「Lucy」化石的古人類學家命名。此次飛掠將帶來首次近距離影像,發現太陽系早期歷史的珍貴線索。影片/NASA Goddard

「若你站在小行星上看 Lucy 靠近,你得遮住眼睛才能看清楚它從太陽光中出現,這也是我們必須保護科學儀器的原因,」此次飛掠階段負責人 Michael Vincent 表示。這是 Lucy 七次小行星飛掠任務中唯一一次需面對如此棘手的光照角度。

任務完成後,太空船將重新轉向太陽並恢復通訊,約一小時後確認狀態正常後開始回傳科學資料,整個過程需數天時間。由於 Lucy 距地球約 12.5 光分鐘,來回一個指令回應就需 25 分鐘,這也讓深空任務更具挑戰。

NASA 任務科學家 Tom Statler 表示:「每一顆小行星都有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共同編織出太陽系的歷史。Donaldjohanson 的觀測可能又會帶來驚喜,讓我們重新理解太陽系的豐富與多樣。」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NASA Goddard (CC BY 4.0)

參考出處:
Lucy spacecraft prepares for second asteroid encounter

延伸閱讀:
1、特洛伊考古新證:葡萄酒並非貴族專利,平民亦日常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