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特輯,  懶人補丁,  醫學健典

雀斑?曬斑?黑色素快退散!專家教你美白保養品這樣選才安全!

雖然說我們黃種人的皮膚,沒辦法超越物種特性把敷色變得和白種人一樣,不過還是很多人想追求美白(正在看這段文字的你應該也是吧xD)。於是乎,很多人就急於把皮膚的黑色素去除,覺得只要沒有了“黑色”就應該能讓皮膚接近“白色”,但真的是這樣嗎?

黑色素是什麼?

黑色素是皮膚表皮層中的黑色素細胞受到刺激而產生,之後會被帶到皮膚表面代謝掉。一開始在黑色素細胞的黑色素小體內,酪胺酸(伴隨酪胺酸酶的作用)會行化學反應變成多巴,再轉成黑色素(黑人擁有的是真黑色素,普通情況是轉成黑褐色素)。之後黑色素細胞會透過突觸,將黑色素傳至附近角質細胞,進而黑色素會逐漸移動到皮膚表皮層、皮膚表面,整個過程需要約一個月的時間。而讓黑色素細胞受到活化的刺激因素,可能是內分泌異常、懷孕、腫瘤等等身體狀況。此外,日曬、外用物質、發炎過敏等等也都會刺激黑色素細胞。

所謂的黑斑是黑色素分布不平均導致,而白斑則是局部皮膚完全沒有黑色素,相較之下後者更不容易處理。針對黑色素產生的不同階段,都有各自的應對方式。黑色素生成前中期可以試圖減少酪氨酸酶、抑制其產生;在黑色素產生之後,可以針對黑色素小體,減緩黑色素的移轉過程,或是加速皮膚代謝。

色素斑如何擺脫?

由於色素斑分成先天遺傳與後天影響。根據先天性斑的程度,常見會有藥物治療、雷射手術等。若是基因或內科疾病產生的斑,在疾病治癒前不太能解決斑,例如咖啡牛奶斑、胎記斑、顴骨母斑等等。而後天性的斑能夠透過預防、保養來處理,例如日曬產生的斑、雀斑等等。不過防曬和保養是在減少黑色素生成、提升其代謝,並不能直接將斑變不見,可能還需要透過手術等才能完全處理。

常見的保養品美白物質有哪些?

1. 熊果素(濃度需<7%):來自熊果的熊果素能抑制黑色素細胞中的酪胺酸酶,進而減少黑色素的產生。

2. 傳明酸(濃度需<3%):在美白針中非常常見的物質,除了有止血作用之外,同樣能夠抑制黑色素,還有收縮微血管、抗氧化等效果。

3. 各種維他命C:蔬果中常見的維他命C能夠影響黑色素細胞中的酪胺酸酶、黑色素形成,還能提升黑色素代謝效能。(脂溶性維他命C,濃度<3%;維他命 C 磷酸鹽,濃度<%;維他命C磷酸鈉鹽,濃度<3%;維他命C醣苷,濃度<2%;左型C沒有濃度限制)

4. 甲氧基水楊酸鉀鹽(濃度需<3%):針對角質層的角化異常,能夠避免黑色素產生,進而預防黑斑、雀斑等等。

5. 麴酸(濃度需<2%):許多真菌類擁有的一種物質,同樣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外用美白效用。

6. 鞣花酸(濃度需<0.5%):覆盆子、藍莓等莓果類都有的,具有抗氧化的效果,能影響酪胺酸酶和黑色素的產生。

7. 洋甘菊萃取液(濃度需<0.5%):針對皮膚發炎、紅腫、過敏,能夠舒緩狀況減少肌膚傷害。

美白保養品如何選?

  • 防曬先做好
  • 成分單純、標示清楚
  • 活性物質及物質濃度合法
  • 不混用保養品、避免物質相互作用

你有聽說過佳麗寶白斑事件嗎?

日本佳麗寶公司研發了能夠抑制黑色素的杜鵑花醇(≠杜鵑花酸),2008年被日本認可為藥用美白物質,不久後台灣也認可其作為藥用美白成分。但在2013年,爆發了佳麗寶白斑事件。許多使用者的黑色素細胞受損、甚至細胞死亡。因為杜鵑花醇的量到某種程度後,在和酪氨酸酶反映時,會產生有毒物質。雖然佳麗寶的使用者有恢復正常,台灣仍禁用了杜鵑花醇。

有關美白的化學物質一直在被研發,若是未經過標準、長期的測試,可能會像上述的杜鵑花醇一樣,對人體造成莫大的損害。已知的成分未必都有效,但有長期的實證作基礎,至少是安全的。也因為相關保養、化妝品成分的檢核過程,並沒有藥物的高標準,容易被不肖廠商鑽漏洞。所以說在不清楚、不熟悉某個保養品或物質的情況下,不使用是最好的選擇。

想要美白不是什麼壞事,只要記得適度且以安全為重,最好能經過專業醫生的評估診斷,再進行美白產品、美白手術,才不會傷財又傷身。就算你曾經花了冤枉錢在莫名其妙的產品上,也希望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後,能夠更堅定你對美白的底線,防守好自己的錢包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