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食用「榛果」已逾6000年:古殼揭示森林與田野的時光變遷
根據《自然》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早期的人類祖先可能依靠榛果作為能量和原材料的重要來源。這項研究分析了南瑞典考古遺址中榛果的碳同位素,顯示這些堅果是在逐漸開放的環境中收穫的。這一發現描繪了狩獵採集時代向農業時代過渡時的景觀變化。
大約在公元前14,000年,冰川緩慢融化,使得更多植被在該地區生長,並首次創造了開放的松樹和樺樹林地。到了中石器時代(大約公元前8000年),榛樹開始成為瑞典南部的主要林地樹種之一。雖然隨後有更多的闊葉樹,如橡樹和椴樹開始填充,但榛樹仍然在農業開始的新石器時代(大約公元前4000年)保持重要地位。
研究的共同作者、隆德大學的古生態學家卡爾·柳姆表示,農業在瑞典南部開始,標誌著向更開放草原地區的過渡,而榛樹在這種日益開放的景觀中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可能受到了人們的青睞。
榛樹不僅提供原材料,還提供食物,與海藻相似。榛果是蛋白質和能量的良好來源,且保存期長。榛果殼還可以用作火中的燃料。
研究小組在瑞典南部的三個地點收集了榛樹,分析它們的碳同位素值及其與光照暴露量的關係。接著,他們觀察了瑞典南部考古遺址出土的榛果殼的碳同位素值。這些殼片來自四個中石器時代的狩獵採集者遺址和11個從新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的遺址。一些遺址在不同時期都有人居住。
能吃能燒 開放與封閉環境皆能生存
他們將考古和現代數據結合起來,並運行了一個模型,根據榛果樣本生長的地點將它們分為三個類別——封閉、開放和半開放。他們發現中石器時代的榛果是從更封閉的環境中收集的,有更多的樹木遮蔽。
到了鐵器時代,大部分榛果似乎是在開放區域,而不是冰川退卻時存在的林地中所收集的。它們的微棲息地已經完全改變。
卡爾·柳姆和史特林表示,森林是動態的地方,由於新物種在冰川時期之後的建立、如榆樹病等疾病,為採集提供了多樣化的環境。但人們也改變了景觀,最戲劇性的形式是為了種植作物而清除樹木,也就是說一旦農業變得普及,生態地景也會跟著不同。
未來的研究將直接對其他考古遺址和環境中的榛果殼進行碳同位素分析和測量。這些深入的研究可以提供更多關於過去的森林和生態系統的細節,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如何在時間的長河中塑造我們的環境。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Unsplash cc By4.0
圖片來源:nature astronomy cc By4.0
參考論文:
1.Carbon isotope values of hazelnut shells: a new proxy for canopy density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