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宇宙
-
火星也能活?地衣展現驚人抗輻射能力,挑戰火星「無生命」假設
地衣這種在地球極端環境中頑強生存的微小生物,或許也能在火星表面找到容身之地。波蘭雅蓋隆大學與波蘭科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兩種地衣物種 Diploschistes muscorum 和 Cetraria aculeata 能...
-
最新調查顛覆傳統宇宙模型:暗能量可能隨時間改變
現代宇宙學的標準模型「ΛCDM 模型」認為,宇宙約 70% 成分為暗能量,它以「宇宙常數 Λ」的形式存在,是驅動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力量,且其能量密度始終維持固定。然而,最新的暗能量調查(Dark Energy Surve...
-
尋找36年終現曙光,JWST首次捕捉海王星極光
這顆冰巨星正式加入了擁有極光的行星行列,完成了太陽系所有八顆行星的極光圖鑑。 自36年前首次發現海王星有極光跡象以來,天文學家終於首次捕捉到海王星的極光。得益於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協助,這顆行星難以捉摸的...
-
好奇號在火星泥岩中發現長鏈碳分子
NASA的好奇號探測車(Curiosity Rover)在火星 Gale 隕石坑的 Yellowknife Bay 地質區域,從一個名為 Cumberland 的泥岩樣本中,發現了三種長鏈碳分子:癸烷(C10H22)、十...
-
AMoRE實驗探索中微子,無中微子衰變再添新限制
國際物理合作團隊 AMoRE 最近發表成果,對一種名為「無中微子雙貝塔衰變」(0νββ)的罕見核反應設下最新限制。這種衰變過程中,中子會直接轉變成質子,卻不會放出中微子,若能證實存在,將代表中微子與反中微子其實是同種粒子...
-
智利望遠鏡拍下宇宙「嬰兒照」,解開138億年前祕密
智利阿塔卡馬宇宙望遠鏡( Atacama Cosmology Telescope, ACT )最近拍攝到宇宙誕生後38萬年的高解析影像,就像替宇宙拍了張「嬰兒照片」。這些影像記錄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Cosmic Mic...
-
科學家揭曉中子星誕生質量 約1.3倍太陽質量
2025年3月18日,來自中國和澳洲的天文物理學家發現,中子星在誕生時的質量可以透過一個單峰分布來描述,這個分布在1.1倍太陽質量時開始增長,並在1.27倍太陽質量時達到高峰,然後迅速以一個陡峭的冪次法則下降。 中子星是...
-
宇宙射線或為閃電觸發關鍵因素,科學家發現雷暴新機制
閃電如何在雷暴中形成,一直是未解之謎。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利用新開發的 3D 電波映射與偏振技術,發現閃電不僅從正向快速放電開始,隨後還會出現更快且範圍更廣的負向放電。研究團隊發現,這些放電的訊號偏振方向...
-
鄰近銀河現超大質量黑洞!大麥哲倫星系核心隱藏「宇宙怪獸」
天文學家發現強烈證據顯示大麥哲倫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 LMC)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 60 萬倍太陽質量。這一發現來自對銀河系外暢行的高速恆星(超高速星, hypervelocit...
-
火星紅色之謎揭曉:含水鐵礦是關鍵
最新研究顯示,火星獨特的紅色可能來自於一種含水鐵礦——「六方鐵氧化物」(Ferrihydrite),而非傳統上認為的赤鐵礦(Hematite)。這種礦物是在火星早期寒冷且潮濕的氧化環境中形成,並隨後在極度乾燥的條件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