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浮游生物吃進了3公厘長的藍色塑膠纖維Photograph: Richard Kirby/Courtesy of Orb Media

最新研究發現在英國、法國、西班牙、中國與美國等地的海鹽之中都存在微塑膠顆粒,更讓專家擔憂的是,這些顆粒無所不在,並透過食用鹽進入食物鏈。

研究者相信,主要的汙染源是來自微纖維和一次性塑膠,例如寶特瓶這種主要的塑膠廢棄物。根據聯合國資料,每年世界上有高達 1270 萬噸的塑膠進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往海裡倒入整台垃圾車的塑膠。

塑膠來源

今年八月,西班牙研究者在《自然》(Nature)期刊上聲稱:「海產已受到無法挽回的微塑膠汙染。」該研究檢測了 21 種食鹽,全數受汙染,最常見的塑膠種類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寶特瓶的原料。

此前,一群來自法國、英國和馬來西亞的科學家亦檢驗了 8 個不同國家的 17 種鹽,只有一種沒有發現塑膠,而大多數的塑膠來源是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

全面的塑膠汙染

紐約州立大學教授雪莉.梅森(Sherri Mason)表示:「塑膠不僅遍佈我們的日常生活,更滲透到環境裡。」她目前正與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者合作,檢驗鹽、啤酒和飲用水中的微塑膠。

該研究檢驗美國市面上 12 種不同品牌的鹽,其中 10 種為海鹽。研究發現,如按照官方建議每日攝取 2.3 克食鹽,美國人每年攝入高達 660 顆塑膠微粒,但由於衛生官員相信超過 90% 的美國人也進食過咸的食物,所以實際塑膠攝入量可能更高。 攝入塑膠的健康影響未明,因苦於找不到沒有攝入塑膠的控制組,科學家難以研究塑膠對人體的影響。

梅森說:「這不是哪裡的海鹽較好的問題,而是全部的海鹽都被污染,因為它們的來源都是一樣的。我想這就是現狀,希望研究的後續效應不是更換品牌或是改用精鹽或岩鹽,然後認為從此與污染脫鉤。我們得關注塑膠的來龍去脈,並找到可以替代塑膠的其他材料。」

 

參考資料:

  1. Glenza, J. (2017, September 08). Sea salt around the world is contaminated by plastic, studies show. Retrieved September 16, 2017.
  2. Carrington, D. (2017, September 05). Plastic fibres found in tap water around the world, study reveals. Retrieved September 16, 2017.
  3. Karami, A., Golieskardi, A., Choo, C. K., Larat, V., Galloway, T. S., & Salamatinia, B. (2017). The pres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commercial sal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Scientific Reports,7, 46173. doi:10.1038/srep46173
You May Also Like

美國環境科學家發現可以將河流中危險的戴奧辛進行處理的新型細菌

根據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科學家表示,一種可以幫忙處理帕塞伊克河(…

改變牛隻的腸道菌群,可減少甲烷排放

家畜排放的溫室氣體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甚大,尤其是牛隻排放的甲烷。日前,一組研究團隊發表的研究指出,能…

美國新創公司開發藻類生物反應器,吸碳能力相當於 400 棵樹

美國一家人工智慧公司 Hypergiant Industries 開發出一款藻類生物反應器 EOS …

美國擔心犯罪率可能會因為戴上口罩而提高

美國各州犯罪猖獗而實施蒙面法 對台灣人來說,戴口罩可以防止疾病傳染,還可以降低過敏、對抗空汙,一個簡…

美國加州提前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標

美國加州(California)提前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在對抗全球暖化上取得初步的勝利。 美…

歐洲對於冠狀病毒的抗疫疲勞使情況越來越糟

歐洲面臨抗疫疲勞 目前擺在人類面前的形勢非常嚴峻,根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報導,專家表示,在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