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顯示 每天多吃水果可降低「抑鬱」風險
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多攝取水果可以減少抑鬱症發生的風險,而蔬菜攝入與抑鬱症風險之間的關係並不顯著。
根據這項研究,攝取大量水果與較低的抑鬱症風險有關。這項研究涵蓋來自六大洲、包括美國、瑞典、巴西、尼日利亞、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地的7801名無抑鬱症的成人。結果顯示,在九年的追踪期間,攝取更多水果的人群抑鬱症風險較低。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安娜貝爾·馬蒂森博士表示,這項研究強調了飲食在健康護理中的重要性,特別是水果攝入與抑鬱症風險之間的保護性關係。然而,蔬菜攝入與抑鬱症風險之間的關係未達到統計顯著性,這可能是因為蔬菜通常是煮熟後食用,影響其營養成分,而水果則多以「生食」形式攝取。
「柑橘類水果」和「綠葉蔬菜」最具可靠效度
這項研究通過綜合食物頻率問卷、簡短食物問卷或飲食史,自報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並使用驗證過的抑鬱症狀量表來評估抑鬱症。結果顯示,水果和蔬菜中的高水平抗氧化劑、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對抑鬱症產生有益影響,例如它們在炎症、氧化應激和腸道微生物群中的作用。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亨利·布羅達蒂教授強調,未來應進行更多研究,特別是針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年長成人,並考慮不同類型的水果和蔬菜對抑鬱症風險的影響。他指出,目前對柑橘類水果和綠葉蔬菜降低抑鬱症風險的證據尤其強烈。
這項研究已發表在《情感障礙雜誌》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Pixabay By4.0
圖片來源:Affective Disorders cc By4.0
參考論文:
1.Associations between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s and incident depression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from 10 diverse international longitudinal cohortsAffective Disorder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