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科學

透過今天的新聞 窺探明日的世界

明日科學
  • 神秘宇宙
  • 科技前瞻
  • 醫學健典
  • 永續環境
  • 動物百態
  • 行為解碼
  • 世界綜合
  • 專家專欄
    • 傲嬌3C宅專欄
    • 摩斯密碼專欄
    • 獸誌揭秘
    • 林克威專欄
    • 蔡幸紋律師專欄
    • 電商原來是醬
    • 職業開箱
    •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專欄
  • 明日專題
    • 懶人補丁
    • 謠破迷思
    • 氣候暖化
    • 夏日特輯
    • 中元不奇異
    • 多元平等
    • 藝術文創
  • 神秘宇宙
  • 科技前瞻
  • 醫學健典
  • 永續環境
  • 動物百態
  • 行為解碼
  • 世界綜合
  • 專家專欄
    • 傲嬌3C宅專欄
    • 摩斯密碼專欄
    • 獸誌揭秘
    • 林克威專欄
    • 蔡幸紋律師專欄
    • 電商原來是醬
    • 職業開箱
    •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專欄
  • 明日專題
    • 懶人補丁
    • 謠破迷思
    • 氣候暖化
    • 夏日特輯
    • 中元不奇異
    • 多元平等
    • 藝術文創
  • 神秘宇宙

    哈勃的繼任韋伯太空望遠鏡有很大的機率可以幫助科學家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

    2021-04-15 /

    弦理論家和科學家Michio Kaku認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其他行星上找到生命,但他們都認為與任何外星人接觸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JWST被稱作哈勃望遠鏡的繼任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天空中的美食家 飛機駕駛員如何品味「蘋果派」

    2023-08-12

    美國多達40%的野生鹿體內竟攜帶新冠病毒的抗體

    2021-08-13

    俄羅斯反衛星(ASAT)試驗引發美國痛批:「魯莽行為!」

    2021-11-23
  • 科技前瞻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驚人的「超級地球」,幾乎與宇宙年齡一樣老

    2021-01-16 /

    天文學家發現行星的確可以存活一段非常長的時間。 古老的類地系外行星 在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之一,一顆位於 280 光年處,名為 TOI-561 的橙矮星的附近,天文學家發現了 3 顆繞在其周圍的太陽系外行星(exoplan...

    閱讀全文
    Сергей Хуан

    你也可能喜歡

    NASA決定與3D列印建築合作,計劃在月球建造一個棲息地

    2020-10-07

    這輛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容量相當於 7 輛 Tesla

    2017-10-02

    夢幻科技助眠:引領台灣民眾進入深度夢境的秘密武器!

    2023-09-06
  • 神秘宇宙

    人類目前尚未發現任何外星生物,但外星生物卻可能早已知道地球的存在

    2020-10-29 /

    水、空氣、陽光三種必須元素的生物系統 人類到目前為止,對於地球以外的生命搜尋還沒有找到任何的線索,反而接觸過地球的外星生物數量恐怕已經不計其數了。一直以來我們對於生命的定義是指和人類一樣需要水、空氣、陽光三種必須元素的生...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考古學家在秘魯發現備受爭議的頭骨!難不成真的是外星人的遺跡嗎?

    2021-05-26

    天文學家在一顆棕矮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沙雲

    2022-09-09

    歐洲大解封!巴黎砸2.5億歐元擴建城市自行車道

    2021-11-26
  • 神秘宇宙

    過去的金星與地球相似,有著更溫和的生活環境

    2020-09-23 /

    金星平均溫度高達攝氏 464 度 科學家們最近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化學物質的證據,這可能表明金星大氣中存在著生命,雖然金星的地表溫度過高,平均溫度高達攝氏 464 度,但科學家卻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磷化氫(phosphin...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距地球 640 光年的炙熱系外行星會下鐵雨

    2020-04-04

    科學家研發出全球最快的相機,每秒可拍攝 10 兆張照片

    2018-10-26

    科學家使用尼安德塔人基因培育出「微型大腦」

    2018-05-20
  • 神秘宇宙

    這種特定形式的生命體可以在恆星內存活

    2020-09-04 /

    奇特的生命可以在恆星中心存活 若要搜尋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我們通常會集中在與地球環境相似或曾經相似的行星上,但是紐約城市大學的一組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觀點,有一種奇異的生命,它存在的形式理論上是可以在恆星中心存活的。...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韓國核融合技術突破世界紀錄,超過1億度的人工太陽還能維持 20 秒

    2021-01-02

    美國大學開設小行星挖礦課程

    2018-09-22

    570 萬年歷史的人類足跡化石或改變人類演化歷史

    2017-09-13
  • 神秘宇宙

    土星衛星「泰坦」上找到乾涸的河床

    2020-07-30 /

    泰坦星下的甲烷、乙烷雨積纂成湖,科學家觀測到的光點可能是乾涸的湖泊痕跡。這個猜測或將令十年來的謎團撥雲見日。 21世紀之初,天文學家在土星的月亮──泰坦星上看見神秘的光點,每個光點都有3000多英里寬。 這些光點一直被懷...

    閱讀全文
    楊婷

    你也可能喜歡

    知名科學家加來道雄表示與外星人「第一次接觸」即將到來!他說:「保持開放心態。」

    2021-09-10

    以色列一名女嬰胃中發現未發育完全的胚胎!醫生表示:「罕見胎中胎案例。」

    2021-08-09

    歷史上記載的章魚演化時間是錯誤的,考古學家從蛤蜊化石上發現了新紀錄

    2021-03-09
  • 神秘宇宙

    NASA補助哈佛尋找外星科技文明

    2020-07-22 /

    就在今年四月,美國五角大廈釋出幽浮影片,引起譁然。近日,哈佛團隊接受NASA補助,搜索太空中先進科技文明的痕跡。「我們是否孑然獨存?這就是我們試圖解答的根本問題。」 一群來自哈佛和其它機構的科學家正在合作,搜索天空中來自...

    閱讀全文
    楊婷

    你也可能喜歡

    研究發現螞蟻會留下了化學痕跡讓蜘蛛可以避開牠們結網

    2021-06-08

    NASA的科學家們想從月球深處獲取「碎片」 近一步分析月球的組成

    2021-08-15

    為何我們做的夢如此逼真?科學家表示:「現實生活太無聊!」

    2021-06-03
  • 神秘宇宙

    木衛二證實對空噴水,衛星地下海可能蘊藏外星生命

    2020-07-09 /

    木衛二(Europa)被證實對空噴射羽狀水柱,或將為「探索其地下海」這份原本艱鉅的工作帶來突破。日後的探勘,更引領人類進一步破解海水孕育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超級噴水槍 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

    閱讀全文
    楊婷

    你也可能喜歡

    物理學家終於測量出,一種長期以來都只是理論上的、由光與物質所構成的分子

    2022-08-14

    NASA將透過紅外線向太空發送訊息

    2020-08-28

    黑洞磁場現身!「M87星系」揭露真相

    2021-03-29
  • 藝術家對比鄰星 b 地表的想像圖
    神秘宇宙

    國際研究團隊發現最靠近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比鄰星 b,其可能孕育有生命

    2020-06-11 /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藉由最先進的天文儀器確認了「比鄰星 b」(Proxima b)的存在。這顆像地球的行星繞著最靠近我們太陽系的恆星「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公轉。 最近的系外行星 根據該團隊近期發表的研...

    閱讀全文
    Сергей Хуан

    你也可能喜歡

    土星衛星「泰坦」上找到乾涸的河床

    2020-07-30

    黑洞周圍恆星軌道呈花環狀運行,驗證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2020-05-22

    美國男子自製火箭欲證明「地球是平的」,卻失事墜毀身亡

    2020-03-18
  • 神秘宇宙

    NASA 好奇號在火星上發現有機物「噻吩」,或能證明火星曾有生命

    2020-03-29 /

    一個由天體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宣稱,美國太空總署(NASA)好奇號(Curiosity)火星探測車發現的有機分子,可能是火星上有生命的證據。 可代表生命的物質 發表於期刊《天體生物學》(Astrobiology)期刊的...

    閱讀全文
    Сергей Хуан

    你也可能喜歡

    快速射電暴原來是來自於遙遠的磁星

    2020-08-20

    氣候學家追朔古代氣候紀錄,他們發現地球未來氣溫可能會呈現「乘數效應」

    2021-09-06

    美國疫情已明顯緩和,比爾蓋茲表示:「等到秋季會更安全。」

    2021-04-15
 較舊的文章

精選文章

  • 「鳥語大混戰」:鸚鵡如何在喧囂中辨識同伴?
    • 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揭露電子的高速微觀世界
      • 10月天文盛事:台灣上空的火環日蝕與獵人滿月之夜
        • 湯姆·漢克斯警告AI假象:我不賣牙科保險!
          • 202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COVID-19 mRNA疫苗的關鍵發現

            Follow Us

            Facebook Likes
            Twitter Followers
            Instagram Followers
            YouTube Subscribers
            Tomorrow Science ©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與贊助
            • 明日作者群
            • 工作機會
            • 隱私權聲明
            • 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