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百態
-
英國發現1.66億年前恐龍足跡
英國牛津郡Dewars Farm採石場近期發現大量恐龍足跡,揭示1.66億年前中侏羅世恐龍的生活細節。這些足跡包括來自長達9公尺的肉食性巨齒龍(Megalosaurus)和體型可達18公尺的草食性蜥腳類恐龍,如鯨龍(Ce...
-
摩洛哥發現新種滄龍:硬殼掠食專家龍骨齒龍
在摩洛哥的Sidi Chennane磷酸鹽礦,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滄龍物種 Carinodens acrodon(高齒龍骨齒龍)。這種生活於6,7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海洋爬行動物,專門適應捕食硬殼無脊椎動物,是滄龍...
-
「眼鏡熊」需要更多植物生存
以知名動畫「柏靈頓熊」形象聞名的眼鏡熊(學名:Tremarctos ornatus,也叫安第斯熊)是南美安第斯山脈的特有物種,因棲地喪失和與人類衝突被列為易危物種。然而,一項新研究揭示,眼鏡熊主要選擇特定的植物作為食物,...
-
黑猩猩的堅果敲擊技術展現工具使用能力
博蘇山保護區(Bossou Hills Reserve)的黑猩猩展現了高超的工具使用能力,用石頭敲開油棕堅果獲取營養,但並非所有個體都擅長這項技術。一項長達25年的研究揭示,不同黑猩猩的敲擊效率存在顯著差異,部分個體能更...
-
法國海洋公園因禁令關閉,數千動物未來成疑
法國著名的馬林公園(Marineland)因2021年通過的動物福利法正式關閉,結束了超過50年的運營歷史。該法令禁止以海洋哺乳動物為主角的表演,這標誌著海洋動物表演時代的終結,同時也引發了對圈養動物未來的深刻討論。 馬...
-
烏拉圭發現史上最大古水生爬行動物「中龍」化石
古生物學家在烏拉圭Mangrullo地層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中龍(Mesosaurus)化石,體長高達1.5至2.5米,遠超此前記錄的成年中龍平均體長70公分。這項發現揭示了這些早期水生爬行動物可能具有巨型個體,是中龍演...
-
科學家解碼澳洲有袋鼴鼠演化之謎
澳洲的有袋鼴鼠(Marsupial mole)是地球上最奇特的哺乳動物之一,土著阿南古人稱其為「itjaritjari」,但因其行蹤隱秘,觀察到牠的機會非常稀少。 由史蒂芬·弗蘭肯伯格博士和安德魯·帕斯克教授領導的研究團...
-
首例人工受精保存的長頸鹿胚胎問世,為瀕危物種保育帶來新希望
當我們想到非洲瀕危哺乳動物時,通常會聯想到犀牛或大象,但長頸鹿的生存危機卻少有人關注。事實上,野生大象的數量竟是長頸鹿的3.5倍。全球九種長頸鹿亞種中,有七種被列為瀕危或極危物種,其中四種亞種在過去 30 年內的數量銳減...
-
為什麼動物不用刷牙?
人類每天早晚刷牙似乎是維護牙齒健康的必需品,但動物卻不需要刷牙,大多仍能保持牙齒健康。這主要與牠們的自然飲食習性有關。動物通常食用未經加工的天然食物,例如纖維性植物、肉類或骨頭,這些食物不僅營養均衡,還具有自清潔功能,能...
-
紐約挖掘出保存完好的長毛象化石
古生物學家近日在紐約斯科奇敦(Scotchtown)附近的一處住宅後院,挖掘出一具保存完好的長毛象(學名Mammut,亦翻『乳齒象』,本文先以較常見的譯名暫稱之)化石,包括成年長毛象的下顎骨、腳趾骨片段和肋骨碎片。長毛象...